晏碧云轻声道:“你究竟要说什么?饶了半天奴家也没听你说出要做什么。”
苏锦呵呵一笑道:“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不用携带笨重的钱银便能采购货物呢?”
“赊账?断然不成,现在谁家都是钱货两讫,没有赊账这一说。”赵大掌柜大声道。
苏锦哑然失笑:“不是赊账,无论走到哪一处都可直接从某个地方提出钱来办货,你们说这样岂不是方便么?”
“这……如何能做到?”
众人傻眼了。
苏锦进一步解释道:“还拿晏东家的产业举例;晏东家的和丰楼应该开遍大宋各州府了吧。”
晏碧云打断道:“也没那么夸张,十一处而已。”
苏锦笑道:“十一处还少?譬如晏东家要在庐州买一间铺面,需要钱三千贯,晏东家需不需要从京城带着这沉甸甸的三千贯赶到庐州呢?需不需要请镖局护送这三千贯呢?”
赵掌柜道:“那自然是不需要的,三千贯要是还请镖局,这么远的路起码要拿一半来付给镖局,这也太不划算了。”
苏锦道:“那万一路上强人抢了这三千贯岂不更亏么?”
赵掌柜道:“被抢另当别论。”
苏锦哈哈笑道:“你就没明白我的意思,晏东家来庐州买铺面何须大老远带着这三千贯前来?只需空手而来,在自家的庐州和丰楼中支出三千贯不就完了么?根本不必折腾什么镖局,也不用担心路上会被抢走之类的,是不是这个理?”
众人点头称是,苏锦继续道:“同样的道理,晏家在应天、苏州府、大名府等地均有产业,到这些地方花些小钱根本无需携带,只需要在当地产业的账上支出便可,这件事是不是给我们一个启示呢。”
晏碧云蹙眉思索道:“你是说,其他商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避免带钱银外出,既便捷又安全。”
苏锦一挑大指道:“还是晏小姐聪慧,领会了我的意思。”
张荣钦忙道:“可是谁家能像晏家那般各地都有产业可以随意支取钱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