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

“小的有两个不孝犬子,弓马娴熟,平时经常练武,能不能收留他们做两个谦人?”

也就是家仆,家丁。

“兵哥子,这……”郑朗犹豫不决,他家的包子铺生意很好的,做自己家丁未必有那么自由。

老卒使了一个眼色,他二子中的长者来到次者面前,大喝一声,居然将他二儿子活活举了起来,然后脸不红心不跳的放下去,轮到二儿子又将他大哥举了起来。弓马不知,力气很大。

老卒又说道:“郑大夫,小的知道我奢望高攀,可小的两子能对郑大夫忠心。”

一个高攀使郑朗豁然开朗起来,想法不一样,虽是家丁,但自己身份与原来也不一样,对于这些平民百姓来说,反而是一种高攀。反正自己确实需要请两三名可靠的家仆,不可能天天从郑家庄请人保卫。道:“你起来说话。”

然后看着这两个小青年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多大啦?”

“小的叫杨九斤,二十一岁。”大哥道。

“小的叫杨八望,十九岁。”二弟道。

“可否成亲?”

“没。”老兵羞愧地说。自己是普通的士卒,没多少月钱,好铁不做钉,好汉不当兵,两个儿子又喜欢练习武艺,身体练好了,可在其他人眼里,那叫不务正业,虽承蒙状元之福,赐字扬名,包子生意好,然而京城物价昂贵,想找一户好人家,要有房子,聘礼,这一个个包子不卖上十年八年,两个儿子是解决不了问题。不如让他们跟在状元后面做一个谦客,以后说不定还有一个造化,谋一个小官的什么。

郑朗看到他难为情的样子,想了一下,想出一大半,没好再问。只要未成亲没牵挂就好办,道:“好,我马上就要动身了,你们回家收拾衣服去吧。”

杨家一家三口千恩万谢的回去。

进了客栈,看到吕夫人带着一名四十几岁的中年人,一名二十几岁的大汉,还有两个长相清秀的小婢,与江杏儿说话。又是小婢,郑朗回头瞅了一眼王安石,皆两个小婢,要不要替王安石再卖一个小婢回来,般配一下?

见过礼后,吕夫人说道:“郑大夫,这是我家三叔子,这是丁胜,这是丽儿、鸣儿,他们将一道随我儿下江南,叼扰你了。”

三叔子不是吕夷简三弟,不过用了这个称呼,在吕家地位不低。照料吕公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