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衣军的强大,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白衣军能够死磕鞑靼人,又能够打败林丹汗的铁槊骑兵,这样的战斗力是什么水平?绝对甩明军几条街啊!造反最怕的是什么?不就是杀头抄家灭族吗?但是,白衣军如此的强大,官军根本就不是白衣军的对手,他们还有什么好畏惧的?
延绥镇一下子变了天,那些被调往前线,准备镇压宁夏镇叛乱的战兵,自然也散架了。自己的后院都起火了,还是镇压别人?本来总兵官程国已经从西安府启程,准备前往宁夏后卫,指挥延绥镇的部队,对宁夏镇的叛军实行围剿。但是,他才刚刚进入庆阳府的境内,就得知了部队溃散的消息。没办法,只好又转回去西安府。
少不得,高一功趁机带着狮骑军一阵掩杀,将所有的官军都全部冲散。很多延绥镇的军户,就地投靠了白衣军。短短几天的时间里,白衣军倒是增加了不少的兵员。而狮骑军也一路向前,占领了定边营、宁塞营、靖边营等地,将延绥镇和宁夏镇都连接在一起了。
局势的发展,实在是太快,到六月中旬,白衣军已经控制了宁夏镇全境,以及延绥镇的大部分地区。当徐兴夏接报,从巴彦淖尔草原回到黑山营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的地盘,居然在无意中,已经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白衣军控制的黄河北岸的大草原、宁夏镇、延绥镇,刚好构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可惜,这块地盘的中间,乃是沙漠。否则,就实在是太完美了。
“这帮小子……”徐兴夏自言自语的说道。
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好说的。本来,以为造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没想到,抢地盘原来是这么容易的。豹骑军就这么胡乱一冲,整个延绥镇,就轰隆一声倒下了。榆林城的陷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就算豹骑军无法攻克榆林城,白衣军的后续部队,也肯定会将它拿下来的。有必要的时候,他会亲自率军攻打榆林城。
难怪,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在刚开始的阶段,都发展得如此的迅猛,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就能控制偌大的地盘,甚至是控制半壁江山。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可以做到的。既然如此,自己就不要客气了,更加积极的抢地盘吧!不管什么样的地盘,先抢下来再说!
徐兴夏估计,现在是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措手不及,才会让白衣军轻松的得手。好像延绥镇这样的情况,根本就是完全没有防备,才会让白衣军钻了空子。估计朝廷很快就会吸取教训的,改进防务的。如果等到朝廷反应过来,白衣军再想得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时不我待啊!得抓紧时间!该干就得干!
“龙骑军!虎骑军!狼骑军!猎骑军!跟我去榆林城!”徐兴夏断然下令。榆林城想要苟延残喘?做梦吧!
第441章 延绥镇的烽烟(下)
“爹,他们是给脸不要脸!”许定国愤愤的说道。
在榆林城的总兵官衙门里,气氛一片的压抑。议事厅的光线,不是很好,看起来有点阴森森的。如果有外人进来,肯定会觉得这里有点阴森恐怖,毛骨悚然,不自觉就敬畏三分。其实,衙门里面,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许万达,一个就是许定国。卫兵距离他们也很远。显然,父子俩是要进行一些秘密的谈话。
此时此刻,许万达站在大厅的入口处,闭目养神,一言不发。尽管是六月份,他身上的军装甲胄什么的,却穿戴得十分的整齐。唯一没有戴上去的,只有沉重的头盔。他的腰板也挺得笔直。他的儿子许定国,却是一身的白色劲装,身上没有任何的甲胄。他有点不耐烦摇着纸扇,和自己的父亲不断的抱怨。
许定国提到的他们,不是白衣军,而是城内的权贵。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定国父子发现,他们面临的最大敌人,已经不是城外的白衣军,又或者是依附白衣军的军户,而是正在城内避难的大小权贵,特别是那些讨厌的文官,尤其是兵备道的官员。如果是来自别人的压力,许定国父子或许还能承担,还能推卸一二。但是,来自兵备道官员的压力,却让他们父子都感觉十分的为难。
须知道,明朝的兵备道官员,对于武官来说,绝对是要命的存在。兵备道官员都是文官,品级不高,权力却非常的要命。他们掌握着军队的粮草,掌握着对武官的考核,对军队武职的升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武官,得罪了所属兵备道的官员,那绝对是没有好日子过的。想要升迁,更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