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现象比比皆是,此后甚至一直伴随封建王朝的始末。幼帝即位、外戚专权、宦官干政这三大痼疾是历代封建王朝着手解决的重点,最终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而消亡。如汉代吕太后,邓太后,唐代武则天,清朝清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等。
在后世的一些影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皇帝义正言辞的说:“后宫嫔妃不得干政”。
关于这点,一般人都认为古人之所以这么做,应该是意识到了家庭扰政,对一个不能被罢免的当权者的危害。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一些杰出的女性,可以帮助君王料理国事,比如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
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有独葬的巨大墓穴,而且享受独祭的隆礼。
甲骨文中有一条卜辞写道:“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意思是说,商王征发妇好所属的3000人马及其他士兵1万人,命他们去征伐羌。当时,久经沙场、战功累累的禽、羽等武丁爱将,都归妇好率领。那一仗打下来,羌人势力被大大削弱,商之西境得以安定。
那时,距都城安阳正北1000多里外,还有一个强悍的游牧部族土方。武丁命妇好率兵出战,只一仗,就打退了入侵之敌。妇好乘胜追击,彻底挫败了土方。从此土方再也不敢入侵,后来终被划入商的版图。
妇好和武丁征伐巴方。战前妇好和夫君议定计谋,妇好在敌人西面埋伏军队,武丁则带领精锐部队在东面对巴方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巴方军队在武丁军与妇好军的包围圈中顾此失彼,阵形大乱,终于被围歼,南境遂平定。这大概也是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伏击战”了。
还有汉明帝的皇后马明德,衣服很朴素,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楚王谋反,牵连甚广,株连数千人下狱,马皇后就去劝说,恻然下泪。汉明帝很感动,就宣召大赦天下,连原来不在大赦之列的谋反罪也算上。这样被楚王牵连进来的数千人就被释放了。
这件事情后,汉明帝处理政事,经常询问她的意见,马皇后参政但不扰政,没有自为之的心态,夫妻的感情很深。
汉明帝过世后,马皇后名份上的儿子登基。马皇后成为太后,皇帝提起要册封自己的舅舅们为候,群臣们也多次上奏。封侯对于国家来说是公事,而被封的人受封是因为是国舅,所以对于太后来说也是私事。马太后多次拒绝了皇帝和群臣的这个要求。因为高祖定制“非有功者不得封侯”,表示即使要封他们为候,也得等到国家形势良好的时候。
当然还有太宗皇帝的长孙皇后,她的贤德是为万世称颂的。
有一次,太宗从朝廷里回到后宫,骂骂咧咧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惩罚这个乡巴佬。”
在一旁的长孙皇后问道:“陛下和谁生这么大的气呢?”
太宗说:“魏征每廷辱我。”
长孙皇后听了,立刻进里边换上朝服,来到太宗面前道贺。太宗不明白,问她有什么可贺的。
长孙皇后说:“自古以来,君主胸怀宽广,才会有耿直的臣子。今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说明陛下仁德广厚,这难道不值得道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