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在黎明前的炮击安排。天亮之后,还要进行一轮正式炮击。到那个时候,能见度就会大幅提高,无论是明军的炮弹、还是清军的炮弹,都会准确得多。天亮之后,双方的实际损伤就会成倍上升。
这时候,较脆弱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要后撤,而重巡洋舰和战列舰则要勇敢地靠上前去,凭借自身的厚重装甲迎接清军炮弹,并且用巨炮对岛上的清军炮台进行毁灭性打击。然后,运兵船开始靠岸,输送海军陆战队抢占连岛。
拿下连岛之后,明军才算在海州外海有了一块跳板、一座桥头堡,才可能把舰队开进海峡之间,进一步炮击云台山。攻下了云台山,港口才算拿到手里,才能大量输送军队上岸。
……
30日凌晨4:30,明清战争中第一次两栖战役开始了。
第102章 登陆连岛
一轮圆月高挂天空,下面,是美丽的海上月色。海面漆黑的如同一大块天鹅绒,上面无数点银光闪动着,好像撒满了钻石,宣告着大海的平静。
但是,在这块平静的“天鹅绒”尽头,在海平面上,隐隐出现了几个黑色的凸点。渐渐的,几个凸点消失了,融进了整块黑色的“天鹅绒”里。随后,海平面上又出现了更多的凸点,而这些凸点很快也消失了。
这正是明军的特混舰队。借助夜幕的掩护,这些高大的军舰只是在海天线上短暂地“现身”了一下,便融进漆黑的海面了。
整支舰队由2艘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6艘重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24艘驱逐舰、18艘扫雷舰、6艘三千吨级运兵船、26艘运输船、55艘大号冲锋舟、15条平底柴油驳船、以及28艘其他舰艇组成。
舰队运送的海军陆战队兵力,为一个师。其中配备有一个坦克营、外加一个装甲车步兵营。按照既定计划,炮击连岛过后,要派出一个营级突击队乘坐冲锋舟率先登陆,歼灭连岛上的清军守军,占领炮台,控制全岛。
然后,用连岛山南坡的炮台向海峡对岸的云台山轰击,掩护舰队开进海峡,正式展开对云台山炮台的轰击。最后,由冲锋舟和平底驳船运载着先头突击队占领港口,控制云台山炮台,最后,运兵船正式在港口区送大部队上岸。
大明海军陆战队隶属海军,是全明军中的精锐力量,战斗力要远强于一般陆军,甚至强过人民卫队机动队。这次,海军总参谋部对他们给予厚望。
……
凌晨三点半,舰队正在按照预定计划,从海岸线东25公里处绕过连岛,绕到连岛的东北方向。然后,从东北方向连岛靠近,直到进入射击阵位。
不过,明军海总参可不指望能够无声无息地就进入射击阵位。随着明军在中原兵团东南部形成突破、紧逼海州后,明军意欲攻下海州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广武肯定也不例外。他必定在海州加强了戒备,其中之一,肯定就是命令海州的鱼雷艇增强巡逻。不过好在制海权在明军手里,清军海军甚至难以大批调动鱼雷艇。根据白天的空中侦察,云台山港口区,鱼雷艇的数量也就是15艘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