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忽必烈得到唆都身死的消息之后,这位性格坚强残忍的蒙古大汗,竟然流出了眼泪,整整一天不吃不喝,以示对唆都的哀悼。此时他的宠臣阿合马建议,连续的挫折,是长生天认为宋朝还没有到灭亡的时候,若是强行攻击,只怕会让长生天震怒,给大蒙古降下无数灾祸。

蒙古人最是迷信,忽必烈让人请来他的老师,“上师”八思巴占卜,结果占卜出来的结果,却正如阿合马所说,宋朝气数未亡,此时不宜擅动刀兵,只宜坚守不出,早晚宋朝的皇帝不然举朝来降。

忽必烈听了之后心中惊疑不定,他最是相信八思巴,当初拜八思巴为“上师”之时,忽必烈已经三十八岁,而老师八思巴不过才十六岁而已。

当正式拜师的时候,讲法才开始,群臣人少的时候,忽必烈竟然让八思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有到了人多的时候,忽必烈才重新回到自己的龙椅,尊敬之心可见一般。

此时老师都这么说了,忽必烈考虑良久,一来这是上天的意思,二来弯石村之战先败,大将唆都又亡,军心挫动,此时再战未必能胜,当时竟真的命令浙江各军按兵不动!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都

唆都被杀的消息一传回福建,整个福建都沸腾了,这可是自从临安城陷落,大宋朝廷迁移到泉州之后,天卫军杀的最大的鞑子大官了,是前所未有的一场重大胜利!

尤其是那些从常州逃难至福建的百姓,想到昔日常州血仇,自己的亲人姐妹倒在鞑子屠刀之下,想到大仇人唆都已经伏法,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那样子让人看起来心里一阵阵发酸。不两日,居住在泉州的常州百姓,竟然建立起了一座长生祠,里面供奉着王竞尧和铁残阳的两座长生牌位,日日香火不断,四处乡亲都上敬献孝心。

更有甚者,那些朝廷官员,在陆秀夫和文天祥的带领下,集体来到王竞尧的开国公府上,要求王竞尧以得胜之师,趁势北伐中原,恢复汉人江山。他们此时对王竞尧和他一手创建指挥的天卫军的实力已经深信不疑,天卫军在青芝山一败张弘范,弯石村二败德力格尔,铁残阳又凭着九十七勇士孤军深入,怒斩蒙古元帅唆都。一连串的胜仗让这些人的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认为鞑子战斗力不过如此而已,和天卫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此时不趁胜追击,恢复中原,更待何时?

面对这些盲目而狂热的官员,王竞尧苦笑不止。天卫军虽然接连取得了两场胜利,但这都是建立在福建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之上,加上天卫军本土作战,福建军民知道鞑子残暴,万众一心,天时、地利、任何都站在了自己一边。

而天卫军本身的军事力量,目前和鞑子相比,只能用天差地远来形容。天卫军不过数万之众,蒙古连上那些汉人军队,带甲百万,骑兵天卫军虽然夺取了四千匹战马,又有铁骑营林锋统制的两千骑兵,但若和那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一比,平原作战天卫军根本没有一点取胜的希望。放眼大宋朝廷所有主力兵种,除了水军以外,皆远远落在下风。

王竞尧把这些情况一一告知,好言劝走这些官员,那些人临走时还兀自叹息不已,尤其是陆秀夫,看着王竞尧的眼神分明说出,你是不是又想凭着这个要挟朝廷什么?

送走这些官员,王竞尧让依那乔心送上一坛酒来,挥手让依那乔心退下,自己关上房门,大碗大碗的把酒往肚子里灌去。

姚訔姚大人,陈昭陈大哥,万安、莫谦之两位长老,包圭包知县,麻士龙、朱华、尹玉三位将军,常州城所有死难的军民,你们在天之灵看到了吗,唆都死了,唆都死在了铁残阳的手上!虽然常州血案的仇人还有无数,但唆都已经死了!

王竞尧双眼通红,不知道是酒精烧的,还是其它什么原因。王竞尧到现在彻底相信历史是可以改变的了,就看你如何去努力。他也看清了现在自己虽然无力北伐,但除非鞑子倾尽全例攻击,否则福建自保已无大碍。

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一点一点消除汉人对鞑子的恐惧,积蓄力量,大力发展势力,也许四到五年,最多十年之后,与鞑子的决战时机就会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