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英雄

他这一说,满朝文武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王竞尧竟然保举文天祥来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自己就这么放弃了?有些人却在想王竞尧是不是又在动什么心思了。

就连上朝后一直都一言不发的文天祥也把惊异的目光投向了王竞尧,他现在对王竞尧已经越来越警觉了。但偏偏王竞尧这人总是让他捉摸不定。在平江的时候,他慷慨激昂,领着微薄的兵力孤身救援常州,虽死无憾,自己心甘情愿和他结为兄弟。在泉州他被罢官的时候,王竞尧说走就走,没有一丝留念,让自己对他的不幸充满了不平和同情。但是其后他的所作所为,却在强烈地告诉文天祥,这一切都是王竞尧布置好的,他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把朝廷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但是其后他在实力和蒙古人远不能相提并论的时候,却起南征大军,远征安南,为了朝廷的颜面不惜血战到底。现在在朝廷人事任免大权唾手可及的情况下,却又甘愿放弃,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文天祥疑惑地向王竞尧看去,却看到王竞尧也正在看向他,面上露出微笑,两眼清澈透明,不带有一丝一毫的杂念,这让文天祥突然有了回到了平江时候一样的感觉。面前的这个王竞尧,依然还是那个有些冲动,但却热血报国,为了汉人不计生死成败的青年。

“国公忠心为国,其心可嘉,其行可表!”杨太后微微叹息一声,说道:“就任命文天祥大人兼任审官东院主事,务须竭尽全力为朝廷甄选人才,不可有一日偷懒!”

“臣文天祥必不负太后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跪下恭恭敬敬地说道:“臣若有任何徇私枉法,任人唯亲之事,情愿自摘首级献于陛下、太后面前!”

王竞尧微微笑着看文天祥,若说这朝廷上下谁最适合做这份职务,非文天祥莫属。他正直、无私,为了朝廷当真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就算文天祥对自己有再大的看法,在为朝廷选拔人才这一项上,他绝对不会存在任何私心。这么做也能够堵住朝野上下的非议,以便让新的法规更好的推行下去。

其后涉及到新法规的一切,众官都不再做声,他们已经看清了形势,只要是他王国公想做的事,只怕没有人能阻止的了,况且他背后又有一个对他言听计从的太后在为他撑腰,自己又何苦去找这不痛快?

议来议去,王竞尧提出的一切都顺利通过。只不过从这一天开始,王竞尧已经成为了这些朝廷老臣子眼中的公敌。但有一人却对此大感兴趣,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这人就是杨亮节。他本来正在发愁自己在朝廷中的羽翼不足,权利发展的不快此次大规模的遴选官员,正好给了他个天大的好机会。凭着自己和太后的亲兄妹关系,只要在太后面前多说上几次,不怕他文天祥不乖乖就范。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可以和王竞尧的势力相抗衡,把这个当初戏弄自己的仇人一举除掉。

散朝后,杨太后对王竞尧连使眼色,示意他留下,但王竞尧硬硬心肠,只当没有看到一样,现在前线军情繁忙,他哪有心思把时间用在杨太后身上。

“王竞尧,你和我来。”王竞尧正准备返回元帅府,忽然文天祥紧赶几步,叫住了他。

“兄长,什么事?”王竞尧笑容满面地问道。这段时间文天祥对他态度大变,他却只要见到文天祥就依然以“兄长”二字相称。

文天祥楞了楞,说道“王竞尧,你老实告诉我,你究竟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要保举我为审官东院主事?”

王竞尧笑了出来:“兄长,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多疑?我看满朝官员,再没有人比你更加适合这个职位了,难道做兄弟的为朝廷考虑也不可以吗?”

文天祥张了张嘴,无言以对。但他随即皱了眉头说道:“我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你心里的真实想法,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无论你怎样对我,只要你做出任何危害我大宋的事,我第一个就不放过你,我文天祥从来言出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