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那里缴获到的军械不多,可封明这边却是相当丰富了。此时还是晚唐,淄青镇做为大唐诸藩镇中比较富裕的藩镇,其下面的军队装备也是顶尖的。此时还不如黄巢之乱后的唐末,那个时候连年混战,藩镇割据,相互攻伐,大大小小的藩镇无数,时局动荡,天灾不断,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因此到了那个时候,藩镇财力艰难,士兵伤亡又大,兵都是些强征入伍的农夫贩卒之流,他们的武器也将是最简单便宜的。此时的军队中装备依然是精良的,特别是一个士兵不但配有近战横刀还配有长兵长矛,以及远程的弓箭,甚至弩的配备率也很高。
封彰守在繁华的登州海上商路十年,并不缺钱,且又多年无战事,他的军队装备也是相当豪华的,比李璟这个泥腿子镇将可是家底丰富多了。这一下,这些军械全落李璟手中了。
“这些军械足以武装三千人马,有些军械虽然有些破损,可修一修还是能用的。”李佐史笑着道。
李璟点头,确实,这么多的军械缴获后,不但可以将沙门镇的所有士兵都武器好,还能有大量的库存储备。横刀长矛这些现在沙门镇都已经有库存了,现在又缴获了这么多,军械坊很长时间都不用生产这类武器了。四千多副弓和两千多把弩,这让李璟高兴不已,弓和弩的生产周期太长,一把完整的弓几乎都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最后完成。一下子缴获这么多,除了不配弓的辅兵营,其它的战兵营和后勤都等所有部队都能人手一张弓,甚至装备大量弩了。
六百套铁甲,三千四百套皮甲,这么多的铠甲,让李璟不禁在想,是不是应当让辅兵营也装备上皮甲,提高下他们的防护力。而一百二十二架重弩和六十架投炮,这几乎让李璟一下子就拥有了一支远程重型打击力量。近四十万支箭的储备,让沙门镇军人均拥有了一百支箭。
“这要是让军械坊打造,猴年马月才能打造的出来啊。”李璟感叹,还真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会给我们造啊。
这批数量庞大的缴获军械,黄胡子也大方的表示全让给李璟,上次猫岛之战他们已经补充了一大批器械。他们分走这些器械也只是放在巢穴的仓库中,还不如做个人情送给李璟。反正两家现在已经结成亲密盟友,也不必分的那些清楚。以两家现在的关系,李璟觉得要不是自己现在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他不想冒然把镇东海拉进来,要不然,他觉得自己如果开口把镇东海招纳进沙门镇中,给他们一个洗白上岸的机会,他们肯定会愿意的。再等等吧,在沙门镇拥有完全能够容纳、控制镇东海这支力量前,他并不会这么急切的要兼并他们。
片刻后,李璟安排道:“马上将所有的缴获的军械以及钱粮物资装船,把那些缴获的弓弩都配发下去,人人携弓配弩,并带两壶六十支箭。把那些重弩和投炮都安装到斗舰和海鹘船上去。另外那些没有配甲的军士,全都从缴获中配发。我们要武装到每一个人,就是后勤都的厨子,也要一人发一领皮甲和铁盔,在回到沙门镇之前,所有人都得打起精神,不得懈怠。”
“将军,我们现在就回沙门镇吗?”王重问。
“不,暂时还不走,不过让梅根带一些弟兄们率几条战舰先护送装载钱粮物资军械的船队悄悄回沙门镇。我们,则还要在这里停留点时间,还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要做。”李璟回道。
第215章 天上掉馅饼
辽南,青泥城。
城头上飘扬着数杆李字大旗,高大坚固的城墙上箭塔林立,士兵手持长锋巡视不止。
大白天的时间,青泥城的四门紧闭,在中街道上行人稀少,不时的有一队队的士兵巡逻而过。在青泥城的中心,还有一座周五百步的城主府,规模堪比一座小城。城主府城坚墙高,乃是一座坚不可催的堡垒,当年都里镇就曾经在上任城主儿子的内应下攻破外城,但却一直到现任城主李灵甫赶回救援之时,数天时间都没能拿下这座内堡。
城主府前,一面巨大的李字旗迎风招展,一整队守卫门前一字排开。内堡的城主议事大厅之中,升着十几个大炭盆,里面正燃烧着从新罗国海上运来的薪炭。温暖如春的议事大厅中,这座城池的主人李灵甫正在过四十五岁的岁诞。唐人五十已称老,六十算高寿,四十五岁,已经是一个男子最黄金的年龄阶段。虽然在北面的几座砦堡外卑沙城的近两万兵马正驻扎不走,南边海上的都里镇舰队虽然停止了攻打外岛的行动,可那支庞大的舰队依然在港湾名游弋。不过,这位十五岁就自已离开青泥城,三十五岁时就带着一支强大的马贼队伍回来挽救了青泥浦,并连续担任了十年的城主,保青泥城无虑的男人,并不太把这些放在眼中,这个四十五岁的寿诞不但照样过,而且还弄的很隆重。
李灵甫此时穿着一件极为珍贵的白色熊皮袍子,端坐在一张白虎皮的铁铸城主座位上。手中捧着一杯美酒,在他的座下,左面是他部下的将领们,其中居于前面的那批人明显的骠悍魁梧许多,他们正是当初跟随李灵甫的老马贼头目们,如今的控鹤骑军的将领。在他们后面的一些,则老弱都有,既有武将也有文僚,这些却是原来青泥城的老部下以及后来近年加入的文僚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