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晚唐[校对版] 木子蓝色 2542 字 2022-11-12

田令孜趁机道:“这登州乃我大唐北方重要港口和海上商路要道,若是让叛军祸乱登州,那损失极大。李璟将军回师登州,做的很好。这个时候,不宜调李璟和镇东军入京。”顿了顿,田令孜似乎想起来什么似的道:“老奴前些日子听闻,最近登州也不太平。先是大谢砦兵马使封彰勾结辽东都里镇攻打登州,现又有登州水师为乱,这样的时候,正需要李璟这样的忠心为国的大将镇守。另外,我听说李璟先前率兵入辽东打了几仗,夺回了两座城池和几十万人口。”

“陛下,自安东都护府从平壤一再内撤,最后撤消到如今,已有百余年。安史之乱后,辽东之地虽名为唐地,可实早已经失去。河北三镇一直反复,陆路与辽东通道早失。眼下渤海国和新罗国都不复往昔强盛,眼下李璟将军出兵辽东,为朝廷夺回二州,这正是朝廷重新收复辽东的大好时机啊。祖宗打下的疆土,我等子孙后人守土有责。老奴以为,如李璟这样优秀的大将应当继续镇守登州,一来可以平定登州之乱,二来保护北方海上商道,这第三,还可以让李璟想办法重新夺回辽东之地。”

田令孜奏道:“陛下,老奴以为朝廷可以重新建安东都护府,老奴愿保举李璟为安东都护。”

为了防止李璟的入京,田令孜这下可谓是费了一番脑筋。他也知道,眼下皇帝正喜欢李璟,这个时候如果硬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抛出重建安东都护府,根本不是他真的想要什么收复辽东,而是好把李璟打发的远远的。辽东之地各族混杂,早已经成了一片混乱之地。特别是自渤海国和新罗国先后衰弱,而契丹和奚人却又开始强盛之后,辽东更加的混乱了,简直就是一个各族混战之地。辽南的情况还要好些,但越往北,情况越乱。别看李璟现在夺下了辽南两座大城,但田令孜却很清楚,如果真的让李璟去收复辽东,不说其它,光是一个都里镇就够他麻烦的。

更何况,虽然渤海等国衰弱,可事实上辽东一直以来都是处于大唐的名下,和渤海国的实际半控制之下。李璟小打小闹还好,他要真的打出安东都护府的名号,只怕不论是渤海国,还是现在正对辽东虎视眈眈的契丹,都不会让李璟好过的。

辽东就是一个烂泥潭,李璟要是一只脚踏进去,想要再拔出来,可就没有那么的容易了。

李儇却是不明白田令孜的这些九曲十八弯的,他现在已经被田令孜的那番收复辽东,守土有责的话给挑起来了。十三岁的天子,正是年青气盛之时。只是想了想,他便同意了田令孜的话。

在他看来,那么强盛的吐蕃和南诏,还有回纥,如今都完全被大唐打的抬不起头来了,一个小小的辽东又算的了什么。

“好,那就重建安东都护府,授李璟为安东都护,让李璟镇东军收复辽东辽西。待李璟将军收复辽东之后,那时朕再调他与镇东军入京!”李儇下旨道。

田令孜眼中光芒一闪,没有想到皇帝居然还念念不忘要调李璟入京。哼,既然如此,那李璟就永远别想入京。

其它宰相们心中各有所思,但却没有人提出反对。一来他们也知道一山不容二虎,要是同意让李璟入京,那便是得罪田令孜。二来,几个宰相还真没有觉得收复辽东有什么问题。他们觉得,如果李璟真能收复辽东,那也是他们宰相任上的一大政绩。

安东都护府属上都护府,其长官为安东都护,正三品,“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总判府事”。就连于琮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毕竟,安东都护府当初可是大唐的六大都护之一,李璟做了这位置,就等于是一方大员,和一方藩镇大帅也相差不了多少了。如果真能收复辽东,到时就算不能入朝,至少也是一方大帅的。

第316章 翻脸

从御书房出来,张承业感觉有些飘乎的感觉。

入京之前,他劝李璟向皇帝进献,结果李璟真的相当大方的拿出了两百多万贯交给他送入京城。虽然这两百多万只有一半是给皇帝的进献,其余一半李璟让他打点京城的贵人们。但是一百万贯啊,如今朝廷财赋全靠着东南的那一小块地方供给,西南又是连年用兵不止,朝廷的计相都请辞五回了。

计相可是肥缺,可现在却没有肯当,就可知道朝廷的财政是如此的紧张了。不得已,现在朝廷只能把盐茶这些专卖加价,虽然暂时缓解了一些紧张情况,可张承业却看的出来,这并不是什么好办法,饮鸩止渴而已。去岁今年连续饥荒,在登州的时候还没发现情况有多严重,可一路上他来京城时,已经见到无数荒废的田地和空空的村庄,还有道路上成群结队,如同是一群饥饿的狼一样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