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凌云想要从杨广这里得到支持,当然就得让杨广看到好处。一千匹马和那笔财物,只是敲门砖,真正要打动杨广的,还是未来的美妙前景。一年十万二十万的进项,杨广岂能不心动。要知道,谋反三要素,兵马、钱财、舆论,最重要的还是钱,没有钱哪来的兵马,没有钱,哪来的舆论。

果然,杨广听到这里,已经悄然心动。为了拉拢杨素,他前后花了几十万,为了拉拢史万素,也花了不下十万,还有贺若弼等,哪个不是动不动就上万贯的礼送出去。真真是花钱如流水,还有洪州那里的基地,训练私兵,打造器械,这钱花的海了去了。要不是宇文家族还有妻子的萧氏家族等的全力支持,再加上上次成功的把沈氏家族也给拉了过来,有这些豪门的金钱支助,他哪能有这么顺利。可钱,总是越多越好的。所谓有几分钱就能办几分事,若是手上有足够多的钱,他就能拉拢到更多的官员和贵族们的支持。

不过杨广也是精明之人,很快就把情绪冷静了下来,他缓缓的打量了宇文化及几眼,然后道:“凌云有什么需要孤支持的地方吗?”

宇文化及连忙道:“易兵曹托卑职恳请殿下,帮忙调度些粮食给他,另外,怀荒建立边市,还需要得到朝廷这边的支持。哦,易兵曹说了,不需要麻烦殿下拔给粮食,他们只需要殿下能帮他们打通粮食出关的关节即好,粮食他们会照价付钱采买。”

“粮食。”杨广点了点头,“也是,怀荒不事屯垦,粮食确实需要不少。”听到凌云要粮食,杨广并没有不高兴,心里反而很高兴。他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个掌控凌云和怀荒镇的武器,那就是粮食。怀荒不产粮食,草原上的人当然也不产粮食,怀荒十多万人,若是以后建立了边市,训练了兵马,他们的粮食需求会更多。凌云想自己从关内买粮很难,关内的粮食没有朝廷的准许,是很难出关的。凌云只能求自己帮忙买粮,别无他法。

“这倒没太大问题,孤给幽州总管燕荣写封信,你让凌云去幽州拜见燕荣,粮食之事自然就能解决了。”杨广提笔给幽州大总管燕荣挥信一封,如果凌云要他提供粮食,这会是个麻烦的事情。但如果凌云有钱买粮,那就不是问题了。幽州做为北方军事重镇,囤积粮草无数,有他的书信,凌云想要买粮,毫无问题。

第134章 战争之王

白虎台下校场上,怀荒城众人早已经把这里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凌云的榆木长弓,此时在这里进行各种性能的测试。本来这只是王伯当震惊之下出于一个神箭手和制弓行家的个要求,结果凌云制出了神奇长弓的消息很快就已经如风一般的传遍了怀荒三连城,大家闻风而来,都要来争先一睹这种神奇长弓的风采。

“你知道吗,听说盟主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制成了十把长弓。”有人兴奋的对旁边的人道。

“我听说,易盟主的这长弓能射一里远呢!”

“你们还不知道吧,这长弓一把成本只有几十文钱呢。”又有一个兴奋的叫道。这引来几个弓敀的反驳,“不可能,一把骑兵的角弓起码三贯起,而一把步兵长弓也得两贯。再便宜的弓,也不可能几十文一把。”此时的弓,都用干、角、胶、筋、丝、漆六种材料复合而成,使用的木材都是柘木桑木这些,且基本上一弓制作时间长达三年,几十文钱一把的弓,你当是弹弓呢?

众人都对这传闻中盟主新制成的弓很是好奇,除了各种夸大其辞的传言外,其实大家心里更多的是不相信的。

校场当中,此时摆着一张台案,上面放着凌云和尉迟恭、程咬金三人一起制成的十张长弓。全都是榆木制成,刚刚新制而成。

与外围那些看热闹的人相比,围在台案长弓前的却都是怀荒城中的军将和当家们,大家没有人言亦言,可也没有马上就否定。他们知道,凌云既然说了这弓很厉害,那肯定不会是吹牛。何况,他们赶来的时候,王伯当已经试过这弓了。

“盟主,这弓真的如此厉害?”高伯捋着胡子激动的问道。如果传言属实,那这弓简直就是神器啊。对于眼下一直担忧着突厥人的怀荒军来说,这是最大的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