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页

“辽东城距离我们足有四百里,距离营州更有六百余里,连营州那边都还不知道我们的动静,辽东城就更加的不清楚了。军情司的细作给我们的最新情报是辽东城现在守卫空虚,高元带了八万大军过辽河,其中大部份就是来自于辽河东岸的重镇辽东城等诸城守军,因此现在辽东城是前所未有的空虚,守军只要八千,还多是些老弱,精锐都去了营州城。因此,我们不用担心辽东城方面会发兵过来,咱们只要应对高元的兵马就可以了。”罗艺咧嘴答道。

“八千老弱守着辽东城,他们不可能还敢出城四百里来攻我们,东面已经无忧了。”李景一脸轻松的笑了起来。

李靖却没有笑,反而皱起了眉头。他望着罗艺,“你确定现在营州和辽东城方面都不知道我们已经到了这里,而且辽东城只有八千老弱守卫?”

“确实如此。”罗艺回道。

李靖手按着佩刀,任山风卷起丝绸披风抽打在他的脸上,他的目光中露出一丝兴奋的神色。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的脑中形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大有可为。

“我准备改变计划,松山只留一支兵马在此守卫,然后我带其它兵马继续东进。”

“继续东进?”罗艺和李景都愣住了。他们一路突进到这里,已经算是孤军深入敌后,远离渝关已经四百余里了,如果再继续东进,那真正太冒险了。

李靖却已经兴奋起来,他握着拳头用力一挥,“没错,继续东进,既然高句丽人对我们于出现在这里还毫无反应,说明他们并没有发现我们。而辽东城里只有八千老弱,正是极为空虚之时,如果我们轻骑长途奔袭,完全可以在高句丽人完全反应过来之前,就杀到辽东城下,我们有大把的机会夺下辽东城。”

罗艺和李景都为李靖的这个计划而震惊,居然要去夺辽东城。辽东城原本叫襄平城,在一百九十年前,高句丽人夺下襄平城后将之改为了辽东城。

高句丽人占据此城后,近二百年来用心经营,早将之建成了一座要塞,使辽东城成为了他们在东部地区最重要的核心。而据军情司的情报,这座要塞城方形,内外有两重城垣,内城是官署,外城是商业区,外城有三座城门,东西两门相对,双层门楼。城垣还有角楼、雉堞、女墙等建筑,城外西北还有卫堡,防御森严,而且辽东城还引了活水绕城墙,成为一条宽阔的护城河。

辽东城历史悠久,秦汉之时就已建立,按军情司密谍们打探到的情报,这座辽东城并非高句丽那些只有城名的山城,而是真正的城池,辽东城不但是军事要塞,甚至还是辽河平原上的商业贸易中心。辽东城中居民就有五万余,平时守兵有超过两万,这还没有计算大量的流动商贩等。而做为辽东第一要塞,城中更常备有超过五十万石的粮草储备,以及大量的弓箭刀枪铠甲等器械,围绕着辽东城附近,还筑有许多城池堡垒和山城。

这样一个高句丽的东部门户,李靖居然想要长途奔袭,简直就是疯了。

就算能出其不意的跑到辽东城下,可这样一座拥有内外两道城墙的要塞,要如何攻下来?若攻不下来,到时他们远离渝关八百里,那他们就真将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罗艺感觉有点慌,他自认为是个胆大的,可李靖比他还要胆大,甚至已经不能用胆大来形容,而是得称一句疯子了。他娘的,罗艺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小心谨慎的道,“大帅,咱们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是啊。”李景也觉得跟不上李靖的节奏了,之前不顾皇帝的严令,非要来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打出了渝关。这个他们还能理解,毕竟领着大军一直缩在关内,也确实憋的慌。而且他们出关后,也确实打了个白狼城大捷,可李靖根本就不满足,根本就停不下来啊。白狼城冒险的战术成功后,李靖又立即分兵长途赶到松山来拦截。而按李靖当时对他们说的理由是,朝廷和皇帝在知道了白狼城大捷的消息后,一定会立即发兵来增援。因此,他们得抓紧机会,不能让高元跑了,起码不能让高元带着营州的百姓跑了。他们绕道占据高元的撤退必经的松山,阻击高元,等朝廷兵马一到,再来一次前后包夹,再来一次白狼大捷。

这个理由起码还说的过去,让人心动。可现在又要改主意,去攻辽东城,这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