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

“何人乃是主力?”

“匈奴的注意力转到了西方,这次匈奴人不会出兵太多。我想,大概是鲜卑人和乌丸人(乌桓)出兵最多。我们之前多次击败羌人,羌人的人口锐减,他们自保都吃力这次应该不会出兵。羯人和氐人大概也会浑水摸鱼,其他就是纠集起来的马贼了。”

“即已明了,斌君可有战策?”

林斌这次没马上回答,他像极是在点名一般从北军军官身前一一走过,再一次用行动来告诉刘婧自己想说什么。众所周知,林斌麾下如果不算上那些刚招抚的马贼只有五千兵力,按照这时人们的直观印象,一般都是以双方兵力的数量对比来判定可不可战,如果刘婧看不出来林斌想要表达什么,那她也就不是刘婧。

良久……

“看公主殿下需要什么样的战策。是要自保一方,或是……连带其它方向的敌军全部击溃?战策不同,所需要的兵力和时间也都会不同。”

文官们听得愣了,能在官场上混的没一个是善茬,他们怎么能听不出林斌话中的意思?

嫪雕翀犹豫了一下,再次代表文官集团发问。

“将军有何良策在击败来袭之军,而后支援它方?再则,将军为何支援雁门、代郡?有所图否?”

林斌豪气万丈:“以前只有一千人我就敢率军在满是异族的草原横冲直撞,现在麾下有近一万骑兵,有什么好怕!至于为什么支援其它郡县,难道我们这支军队不是汉军?不应该在同胞即将受难时率军相助?”

几乎所有人都被问得噎住了一般在那边“呃……呃……”个没完。在座谁敢说这支军队不是汉军?

刘婧低头捏玩衣角,掩饰脸上的喜色,她就是喜欢看那个榆木脑袋一副豪情壮志的模样,觉得那很有男子汉的气概。她在心里愉悦的想:“生若为男,胸卧百万甲,听闻有战事,不怯反而喜,方是大丈夫!”

一阵心下权衡得失,刘婧不知怎地,她真的相信区区三万敌军在他眼里不过三万土鸡瓦狗之辈。但是,她愉悦的同时又有点埋怨那榆木脑袋要军权也要得太霸道了。

刘婧不解林斌为什么一直以来都对军权那么重视,若不是知道林斌不善政治,她会不自觉地往夺权的方向去想,但偏偏她印象中的林斌就是一个政治白痴,下意识以为是为了作战考量。以前她有拒绝的理由,那是因为受制于汉律,这才无法将北军的军权交出去,现在该来的人已经来了,也已经做了将近一个月的准备,也是时候把北军交出去了。

“斌君且来。”刘婧缓缓站立起来,“殿后相谈。”

文武皆楞,一双双眼睛在刘婧和林斌之间来回扫视,心中各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