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元旦,上海市市长张群登门劝说蒋百里出国,避一避风头。未料,蒋百里断然拒绝:“我为什么要亡命?我没有资格亡命!”
蒋百里受中日甲午之战刺激很深,矢志抗日救国。
1937年之初,他奉蒋介石之命,秘密考察南北防务,从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到湖南、湖北、广东,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奔波万里。
尔后接受蒋介石的委托,登庐山,为暑期训练班各省高级将领授课。
讲学期间他把一生的军事著作和讲稿,精选修订,编成一册《国防论》,全书洋洋十万言。
当时正值抗战前夜,敌强我弱,国民党内恐日心理相当严重,蒋百里却在卷首写道:“……千言万语,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国防论》的影响远及海外,二战期间,名将艾森豪威尔、蒙巴顿等人曾多次引用蒋百里《国防论》的有些论断来阐述战局。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担任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南京卫戍司令,负责指挥南京保卫战。
在为期三个多月的南京保卫战中,蒋百里以重病之躯坚持在第一线指挥,一直到几乎最后一个撤离战场。
次后,因心力交瘁,病逝于第三战区陆军医院。
当天大家只知道第三战区最高司令长官郑永在蒋百里的病房里整整呆了一天,一直到天黑的时候,他才走了出来,能够看到总指挥的眼睛通红,几乎连站都无法站稳,看着部下脸上那急切的眼神,郑永怔了很久,才终于说出了一句:“他走了……”
走廊里一片寂静,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一个人发出一点声音的。
他走了,第三战区指挥部总参谋长,威震中日的“士官三杰”中的最后一位,就这么悄悄的离开了大家。
他协助第三战区指挥了无数战役,取得了无数胜利。但所有辉煌的光环,都笼罩在了郑永一个的身上。
其实作为战役的最高指挥官,没有人比郑永更加清楚,失去了蒋百里的帮助,哪怕自己再熟悉这一段历史,那么也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获得如此巨大的胜利……
可现在自己还在,方震先生却就这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