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隋末[校对版] 木子蓝色 2355 字 2022-11-13

扶起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带着陈克复上前,向陈在复引见那位华贵青年,“这位是当今陛下皇子,二皇子杨暕,刚刚改封为辽王,并加封为辽东道观察使。”

杨暕不过是一浪荡皇子,不过他生来就在帝王家,加之如今却是又是亲王爵位,比陈克复却是要尊荣的多。陈克复忙上前,掀开战袍就要行参拜大礼。

杨暕敏捷地跳下战马,以手托着陈克复的双臂,不让他行礼,“陈元帅不必行此大礼,早在洛阳之时,我就已经不知听了元帅多少次英勇事迹了。以一人而灭一国,陈元帅当真是我大隋第一将军。小王对陈元帅是敬佩不已,又何必行此大礼。从今天起,小王也将长驻辽东,今后我们可就是同僚了,还应当多亲近亲近才是啊。”

“王爷过奖了,辽东能平定,那是陛下等朝中各位大将们奋战两次的结果,我不过是出了最后一点力罢了,不敢贪此大功。王爷如果真不嫌弃我粗鄙武夫,以后叫我破军即可。”陈克复也笑着回应,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们是一见如故,份外投缘呢。

杨暕大笑几声,“好,那小王以后就叫元帅破军兄了,破军兄果然爽快人。我比破军要虚长几岁,以后就托大自称为兄了。来,为兄为你介绍几位我大隋名将。”

马上的几位老将军这个时候早已经跳下了马,站在杨暕的身后,虽然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可是整个人却渊渟岳峙,有大将之风。

杨暕来到一位和苏威看上去差不多年纪的满头白发的老人面前,这是几人中唯一着文官服的人,“这位是我大隋之柱国,建安侯、民部尚书,原东都留守、河南慰抚大使,七十二岁的樊子盖樊老大人。此次父皇对于辽东十分看重,特意从河南将老柱国调入辽东,为辽阳郡太守兼辽东副留守。”

杨暕说的好听,其实樊子盖之所以入辽,还是跟他在河南剿匪有关。他的三光剿匪策略,杀了无数的人,结果收效甚微。反而将原来张须陀在任时差不多平息的山东、河南之地,又再一次的给剿的全都起来造反了。越剿盗匪越多,局势越来越烂,杨广也震怒了。原本要问他罪,不过念其上次留守东都之时,表现十分忠诚,面对杨玄感的大军,守住了东都。杨玄感最后一挥手,这位已经七十二岁的帝国重臣,直接被调入了辽东。

第287章 名将入辽

辽阳郡是新改的名字,因为在辽河的西面已经有了一个辽东城和辽东郡,所以朝廷把辽东的这个辽东城改成了辽阳城,以辽东城为中心的这个辽东七郡之一的新郡,就命名为了辽阳郡。

樊子盖入辽东,可以说是被贬谪,不过辽东副留守、辽阳郡太守这两个职位,说明杨广对他还是十分倚重的。辽东副留守,这是位高权却不重,如果再兼任辽东第一大郡辽阳郡太守,那就真正是位高权也重了。

对于这个明明就是一干瘦小老头的樊子盖,陈克复真是久仰大名。不过仰的是他滥杀、狂杀的大名。见到他人,真无法把眼前的这一干瘦小老头和那个杀人魔王联系起来。樊子盖是一文臣,可就是这么一个文臣,在清算杨玄感时,他一次性坑杀了三万多人。

去了河南江淮一带剿匪后,更是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房子,杀光人口。大军过境,寸草不留,赤地千里。说他残暴,可是这位历任枞阳太守、辰州刺史、武威太守、金紫光禄大夫、民部尚书、东都留守等职的老头,却为官清廉谨慎,不纳贿,治军严,甚至还得到很多百姓的拥戴。这样的事情,就好像在他身上,一面是传统文人的那种儒家思想,是天使的一面。可一面却又是位残暴,简单,无视百姓生命的刽子手,这是魔鬼的一面。一半天使,一半魔鬼,这样的人接下来就是他的直属副手,这让陈克复真是大感压力很大。

在来之前,虽然被发落到来辽东,杨广却又给他晋爵,从建安侯晋爵位济国公,也算是对他的安慰补偿。

陈克复想着他的那个爵位就差点想笑,李渊唐国公,一般称唐公。他是辽国公,人称辽公。眼前的这位杀人魔王是济国公,那自己岂不是要叫他济公?

“破军见过济国公老大人!”陈克复微微打起笑脸,向着樊子盖一拱手,心里却是有些不太乐意。这样的一个即忠心于隋室,文武又都能来上两下的老头,跑来当他的副手,还将是辽阳郡太守,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