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天一黑,城中的兵马又悄悄的出城然后隐藏在不远的山中,天一亮,又打着不同的旗号轰轰然的开进各城。一时间,江西行省都指挥使司都督胡海每天不断的收到各城发来的急报,说是南陈准备大举进攻,又要来打九江了。
六月北陈收复了九江五郡之后,沈落雁也曾经大举来攻过两次,不过都掩旗而归。因此,各城守将发现陈军大举调动后,并没有怀疑到是南陈军在里面有猫腻。虽然这种假增兵的戏码,当初李靖元帅在临渝关佯攻之时,也曾用过这一招,把河北名将薛世雄、李景等都骗了过去。不过此时江西行省的府军也都调去了北上,就是乡兵也都抽调了大量北上。剩下的只有少部份的水师和乡兵、民团分守着。这些守将一时没发现其中的猫腻倒也正常。
面对着南陈军的趁火打劫,胡海倒并没有怎么担心。毕竟南陈军的实力其实也就和北陈的乡兵一个档次。更何况,北陈军队的武器装备可是比南陈军强多了,而且这次还只是打防守战,胡海并没有多少担忧,只是下令各城提高戒备,晚上实行宵禁,加派探马侦察而已。
探回来的情报显示,南陈军确实在进行大规模动员,听说此次动员的军队多达三十多万,还动员了五十万民壮。听到这消息,胡海也不由的惊叹了一下。惊叹之余,他也知道再无援兵,一面加征民壮上城协助防守,一面他也派人给淮南与岭南送信,要求安微行省、湖北行省、广西、广东、海南诸行省都督增援一部份兵马,准备携手应对北次南陈的大举进攻。
一是间,围绕着九江等江南五郡,大陈这边也是兵马调动连连。一个个营团不断地向九江进发,增援胡海。为了守住五郡,胡海甚至已经准备必要时放弃一些中小城镇,全力防守几个大城,与南陈死拼。
可结果,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南陈那边却突然开始没有动静了。就连每天增兵而来的那些部队也停止了。站在九江城上,胡海不由的百思不得其解,每天全神戒备,可南陈却突然全无动静了。
晨曦,整个建康城还都笼罩于茫茫白雾之中。
一行急速的马蹄声打破了都城清晨的寂静,在洞开的城门处,一队骑士旋风般冲入都城洞开的城门,骑士鲜红的斗篷在风中飘舞,金黄色的蟠龙标志在黎明的晨光中灼灼发亮。
道上的人们纷纷围上来,想扯住信使问个清楚,但信使疾马快得仿佛一阵风,“呼”地从人众中间冲过,毫不停留,只留给惊惶的民众一个背影。
“军情急报,杨暕大举西进,连破三巴,两天前董纯大军已经攻破宜昌城,十五万大军直逼江凌!”
楚国公主府中,满头雾水湿透衣袍的信使大喘着气禀报道:“六月之战时,关中的宇文成都因长安告急,退回了关中。而吴王因建康之围,率兵撤回江南解围,因此杨暕得以恢复生力开始西进。八月之战,吴王与杨暕大战兵败,丢失三巴。九月,吴王世子沈伦领兵收复巴西,二公子沈仪领兵收复巴东。三公子与四公子及大将军陈果伦、孙士汉收复巴中。一切进展顺利,眼看着就要击败杨暕,收复汉中。却不料之前一切都是杨暕故意示弱兵败,引得陈军轻敌冒进,结果先是三公子和四公子所率兵马中在米仓山中伏,全军覆没。接着大公子和二公子的兵马也先后战败,三路十万大军,最后只得三万余人退回江凌。”
“九月末,董纯发十五万大军出米仓道东进,吴王率军赶到宜昌,两军交战仅一日,宜昌城陷落。现在吴王退守江凌城,江凌虽还有十万兵马,可因先前几战兵败,老兵尽失,如今城中兵马尽皆老弱,只怕难以久守。”
听取信使禀报的除了沈落雁外,还有准备北伐的三路大军统帅,杜伏威、李子通、单雄信,以及三部诸路大将。
探子一口气说完,诸将却都已经是神情凝重。眼下已经诸事齐备,就待北伐了。谁也想不到,在这北伐前夕,东部吴王那里却出现了这样的大事。
先前,四位公子领兵西征,建康城里的诸位居然谁也没有收到消息。现在突然听说四位公子大败,折兵七万,如今不但三巴不保,反而江凌都快要守不住了,这如何不让他们急。比起北伐的前途未知,江汉都朝廷来说明显更重要。一旦丢失了长江中游的江汉诸地,那到时敌人顺水而下,南陈灭亡不远矣。
这个时候,大家更没有想到的是,当初一直打杨暕打的翻不了身的吴王,现在会突然在杨暕手下败的这么惨。不但把好不容易攻下的三巴丢了,反而连江凌都快要守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