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咬住自己的舌头,流着热泪,下一刻,就要用力咬断舌头,他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道身影挡住了他的阳光,宁春郁抬起头来,但见得一名身材修长的男子,站在了自己面前。
这男子长得很儒雅,这么说吧,有一种人,当你见到他的第一眼,你就会觉得他本该是个读书种子,无论他到底是否读过书,这是一种气质。
那男子看了看宁春郁,而后从腰间取出一柄也不知是何材质的小刀,慢慢地刮着木牌上那个写错的别字。
他的身后还跟着好几个人,有个妇人背着一个孩子,想来应该是他的家眷,还有一个老人,一个高大的随从,以及一个同样儒雅的道人。
男子刮掉那个别字之后,又在城门左边的炭盆里头,取来一块黑炭,重新写好那牌上的字。
做完这一切之后,那男子朝宁春郁拱手为礼,端端正正,一鞠到底。
“先生受苦了。”
宁春郁老泪纵横,抬起头来,含含糊糊地说了句:“这日头究竟还是暖的…”
第三百五十章 内应没有内乱来凑
朝代更迭,沧海桑田,每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主流理念,不过在中原皇朝之中,儒家思想占据主流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到了南宋这会儿,已经是两程与朱熹的理学占据了主导。
这天上地下都讲究一个理字,用朱熹的话来说,这个世界还没开创之前,理就已经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