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歆解释道:我知道后便命人去查,可言论又非其他,自是难以寻到根源,便想着由着它去,若是真有背后之人,早晚会显现他的目的。
早些年便有过这类闲话,不过那时是因为容歆以女官之身掌宫权,众人畏她三分,并不敢大肆讨论。
而随着宫权转移,康熙又确实不曾对她有任何宠幸或青睐之意,久而久之,流言便自动消弭。
容歆也没想到流言会在此死灰复燃,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不好查还容易弄出风吹草动,再惊动了太皇太后和皇上也不妥,遂她便是听说了也仿若不知,只安静地关注着宫中动向。
然而太子对此却并不十分赞同:一力降十会,不管是否真有背后之人,而背后之人又意欲何为,若他只能使出此等龌龊手段,便不足为惧。
确实,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没有作用。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对有些人来说手段不在高低,有用就行。这种手段低级是低级了些,若是换个对象,效果必定是极直观的。
容歆其实有预想过几种可能:
恨讷敏;
恨容歆;
容歆在宫中地位特殊,引上位者不高兴;
和皇子们关系太好,碍眼;
不满容歆待在太子身边,不利于某些人行事;
以及最简单地,康熙的态度致某个妃嫔心生嫉妒。
她想来想去,后两种是最有可能的,毕竟心机者和脑子坏掉的人都很多。而此时闹到了太子面前,起因不确定,但如今的目的为何,便有些眉目了。
容歆也不对太子隐瞒她的想法,一一分说后,又肯定道:但您所说‘一力降十会’,确实是大道,往后行事依然以您的方式而为便可,大可不必效仿我。
太子听后,沉默稍许,认真道:姑姑,跟大哥无关。
我知道。容歆微微弯起唇角,道,大阿哥便是与我生分了,也不会用这种方式针对你我
太子颔首,道:今日大哥与我一同听到那流言,他极生气,绝非作假。
容歆眼神一闪,很快又回神,您要记得我曾经与您说得话,不要将后宫事当作简单的争宠。
胤礽明白,前朝后宫是有关联的。
容歆欣慰地看着他。
太子清醒道,明珠一系排除异己、手段频出,与索额图以及现在某些人仗着我的名头党争,皆是为权势利益。
他稍一停顿,又问道:姑姑如今既已有数,预备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