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第一眼便看到上面爱新觉罗·胤褆的名字, 再看日期,显然是大哥于养伤期间写的折子, 以他的视角详细写了战事经过以及他所看到的战中不足之处, 并且于折子最末如他所说请罪

康熙给太子时间看完,方才道:军报你第一时间便看过, 与你大哥此折并无太大出入,是以, 太子还坚持军中将领抚躬自问?

皇阿玛, 太子解释道, 儿臣并非为了为难将军们

可你此举,与为难无异。康熙严肃道, 纳兰容若为救你大哥而死, 明珠至今还养病于府中,你大哥字里行间亦不掩愧疚。

太子手指收紧, 面上闪过悲痛, 然悲痛之余, 依旧有几分固执道:噶尔丹逃回蒙古,难保不会有卷土重来之日,沙俄又虎视眈眈、贼心不死,大清更应奋发图强,以求下一次战起之时,我大清兵强将勇,所向披靡。

年轻气盛。康熙命梁九功将书案上的一摞奏折拿到太子跟前,你以为只你一人想到这些了吗?只是宣扬开来无益于安抚民心罢了。

康熙最后对太子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胤礽,你未曾见过战场的残酷,此举极有可能得罪朝中武将。

太子亲自抱着十几本奏折回毓庆宫,及至深夜也未从书房出来。

他平素是极自律的,书房的烛火甚少亮至深夜,因此教毓庆宫众人皆十分担忧。

太子妃身居内宅,未免忌讳,一向不在太子朝中之事上多嘴,便请了容歆去瞧一瞧太子。

雪青为太子准备了夜宵,容歆端至书房门口,得太子应允之后,入内。

她还提了两壶酒来,两个杯子倒了七分满,便对太子邀请道:太子妃请您一醉解千愁,正巧我酒量不错,您可否赏光喝几杯?

太子放下折子,嘴角浮起笑意,我只怕姑姑您不尽兴。

是以,殿下三杯,其余皆是我的。

太子坐在她对面,极珍惜地瞧着面前这杯酒,如此,胤礽只得慢酌了

容歆笑道,瞧您如此,太子妃今夜总算不至于无法安眠。

太子筷子一停,极认真地问:姑姑,太子妃真的会寝食难安吗?

嗯容歆端着酒杯沉吟稍许,嘴角的笑容却是毫不掩饰地放大。

太子无奈地摇了摇头,以太子妃嫁入东宫以来的作风,胤礽深表怀疑。

容歆见太子对此并不在意,深知这对小夫妻有他们的相处模式,便一笑而过。

两人喝了几杯,主要是容歆喝了几杯,便指了指太子书案上的奏折,问道:殿下是因它而生忧吗?我可否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