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侍卫解释道:翁家在十五年出了一位探花郎,名为翁叔元。
翁叔元?前工部尚书翁叔元?
是。
大阿哥微讶,这翁叔元二十七年任工部尚书,二十半年便乞休返乡养病,可他入住工部之后,极有魄力的解决了不少挤压多年的建筑工程款项,能力十分教人侧目。
我倒是不知道,这翁叔元竟是常熟人大阿哥暂时未能寻出头绪,便又问道,还有其他特别之处吗?
邀请僖郡王今夜画舫中相聚的便是这翁氏子弟,而今日画舫中还有三人,一位是是这翁叔元的次子,翁霁;而另两位皆出自苏州名门长洲彭氏。
长洲彭氏
大阿哥在心中反复念着这个姓氏,甚觉耳熟,良久,恍然大悟道:可是苏州大儒彭珑的家族?听闻不少苏州出身的官员皆是他的学生。
是。黑衣侍卫补充道,彭珑之子彭定求,便是十五年皇上钦点的状元,满腹经纶、博古通今。
又是十五年的?十五年的状元和探花皆出自苏州?大阿哥蹙眉仔细回想而不得,此人我倒是无甚印象。
下官今日打听过,彭定求得中状元后,在翰林院任职,直至他辞官归乡。黑衣侍卫顿了顿,又道,且听闻,他的座师正是太子殿下的辅导大臣,汤斌;另,其族弟彭宁求如今是詹事府左春坊的属官。
太子的侍官
大阿哥靠在太师椅上,嗤笑出声。
偶遇?
苏州府这么大的地界,先是偶遇常熟翁氏子弟,今日又和长洲的彭氏子弟画舫听琴喝酒,当他是傻子吗?
他先前便怀疑从不跟他走近的经希为何要特地请旨同行,如今看来,太子定然是还有旁的事情交代给他。
常熟翁氏和长洲彭氏皆是士族,族中饱学之士又皆学生遍天下,故交便天下,难道太子是想借机结交士族?
那为何要诱他来苏州?不担心被他察觉吗?
大阿哥陷入沉思,然而实在摸不着头脑,便要求侍卫继续跟着经希。
之后的几日,经希依旧每天傍晚赴宴,参与宴会的人从士族渐渐扩展到苏州的大半名门,不拘是士族还是商贾,可谓是来者不拒。
以至于大阿哥越发地肯定,太子定是想要结交江南的士族,却未曾想到,远在京城的太子已经结交,此番是另有目的。
而经希每日赴宴后,便按照大阿哥的要求,夜探苏州府官员的家中,确实查到了些贪污受贿账簿信件,只是不敢轻举妄动取回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