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南边儿实在有些地方,朝廷无法企及,很多消息滞后,管理也不得力,有些官员到那边任职之后,仗着天高皇帝远,便横行霸道,中饱私囊,苛待百姓

甚至可以说,朝廷和当地百姓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那些贪官酷吏造成的,如若不想办法解决,想必日后这样的民乱不会断绝。

太子有根有据地将事实摆明,最后道:皇阿玛,儿臣以为,皇阿玛南巡之意义,与儿臣今日所言之意义,异曲同工。

康熙南巡,不只是巡河道,亦会惩处贪官污吏,为百姓张目,太子的名声极佳,代天巡狩,收拢民心的效果定会非同凡响。

此时,康熙并未想到太子民心所向带来的威胁,只是一颗父亲的心,担忧他的安危。

最终,康熙也未能立即答应太子的请求,只教太子先行回去。

太子却是知道,他一定会去的,他所说之事,除非皇阿玛亲至,否则换任何一个人,效果都不会好。

无论他们父子之间如何,事关江山社稷,两人都是以大局为重。

而太子一回到毓庆宫,容歆立即便迎上去,一边请他用晚膳后早些歇下,一边关心道;殿下,皇上准您的折子了?

太子摇头,并未。

您写了一夜,连我看了都觉着您不去才不对,皇上因何不同意?

太子嘴角微微上扬,声音中隐含笑意道:皇阿玛担心我。

容歆微讶,但这又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康熙一直以来,对太子便比旁人都要更重视几分,生出的一点隔阂,不足以抹杀掉两人的父子之情。

随后,太子笃定道:姑姑,您和太子妃说,悄悄为我准备起来吧。

容歆点头,您放心,必不会耽误您的行程。

太子深觉过几日恐怕会没有时间过多交流,便又交代道:姑姑,我此行恐怕会耗时许久,且如若有何意外,也不必慌张,以我的信件为准。

容歆心头一跳,问道:你此次出京,可是有何打算?

出门在外,难免有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我只是担心万一有人夸大其词,再惹得您和太子妃担忧。

太子稍一停顿,又补充道:不过,我确实也有些念头,还需得随机应变,此时便不与姑姑说明了。

容歆闻言,心里有底,便保证道:我会照看好毓庆宫。

太子却道:毓庆宫自有太子妃照看,您只管养好身体便是。

今年一入冬,容歆的咳症比前两年都要重,人也因为不适,消瘦许多,太子等人一直不放心她。

这样小小的后遗症,以及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弱,是不可抗力,容歆已经很努力地锻炼保养,但并不是努力便能够对抗成功的。

容歆很坦然,可其他人无法平淡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