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冬桥莫名其妙,“在啊,我俩在食堂吃饭呢。”
霍冬宁说:“那你俩吃完饭给我回个电话,我有事要说……跟你们俩都有点儿关系。”
霍冬宁很少在这个时间给他打电话,而且语气还很严肃,霍冬桥就正经起来了,吃完饭就拉着李云端去了他自己的办公室。
霍冬桥的电话打过去,就听霍冬宁说:“我这会儿正在江南广场的美容院这边。今天有好几个人问我关于抗敏药的事儿……就是云端正研发的那个药。”
李云端还有点儿没反应过来。他这个药马上就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了,各项检验都通过的话,年前就能上市。所以到了这个时候,确实是有很多人都知道了。
至少熟人都知道了。
霍冬桥却一下子就听出了这话里的玄机,他问霍冬宁,“都是什么人打听?怎么说的?”
霍冬宁说:“都是我店里的熟客,还有特意打电话来问的,基本上都是这么问的:嗳,冬宁啊,听说你们那个药专治过敏症,特别有效。我有个朋友家的侄女家的……某某某花粉过敏,每年都可受罪了,你那个药什么时候有货啊?”
霍冬桥的两道浓眉皱了起来,“没问问他们都是从哪儿听来的?”
“问了,”霍冬宁说:“来源各不相同,不过我注意到了几个人,你看能不能找人查一查。我觉得这事儿有点儿不大对。”
霍冬桥心想,是不大对。
抗敏药正要进行最关键的审核与测试,这个时候,它甚至还不具备上市的资格。按理说,知道的人也仅仅是知道而已,顶多会留心它的各项测试结果,而不会在现阶段就认定它“包治百病”。
药厂的宣传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开始运作,再说就算是他们给自己的产品打广告,也绝对不会说“包治百病”,或者“专治这个病”、“特别有效”这样富有煽动性的话。
“我觉得好像有人在背后推似的。”霍冬宁说:“但你说这么做是针对谁呢?你?我?霍家?还是云端?”
这个问题,霍冬桥和李云端都没办法回答。
霍冬宁说:“我也仔细的回忆了一下,我这边就只告诉了菲菲,还有两位患有过敏症的熟客,说的也是‘可以试一下’、‘可能会有效’这样的话。谁敢拿这种事跟顾客打包票呀。就算是神药也得对症呀。”
李云端这个时候也察觉了事情有些不对了。药厂的宣传没开始做,就开始有人传这样的话,这不是吹捧,是打算给他的产品扣上一个“吹牛皮”的帽子吗?
李云端转头去看身旁的霍冬桥,见他仍是一脸平静的表情,“菲菲姐和你那两位熟客有没有跟什么人说起过这个事儿?”
霍冬宁说:“我刚才也打过电话了,菲菲姐说她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顺嘴提过一句,说我这里过段时间有新药,她打算试一下。菲菲每年都要因为过敏的事折腾,她爸妈听得多,见得也多,都没当回事儿。我想他们应该不会跟外人提的。”
“那两位熟客呢?”
李云端被霍冬桥的冷静影响了,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
霍冬宁说:“张太太大概是不大相信,没跟人提过。开服装公司的李姐跟闺蜜一起吃饭的时候提过这事儿。不过,她也是‘试一试,或许有效’的心态,不可能跟人说什么‘特别有效’这样的话。”
霍冬桥也觉得应该跟这几个人没有关系。反而是那些听说“特别有效”,然后打电话来找霍冬宁确认的人,她们的消息来源比较可疑。
“这件事我去查。”霍冬桥说:“你那边也留意吧,有什么消息再告诉我。”
霍冬宁不放心的说:“你们两个都小心点儿。”
霍冬桥的心情稍稍有些沉,但也没太当回事儿,“照我看,这要么就是看我把药厂的生意做起来了,眼红;要么就是看云端年纪轻轻就闯出了名气,眼红。还能是怎么回事儿啊?放心吧,这种事我也不是没经历过。”
“我知道你经历过。”霍冬宁嗔道:“我说的是云端。他年纪小,你要多关照他。别让他为这些事烦心。”
霍冬桥促狭的冲着李云端眨眨眼,“看看,这还是我亲姐吗?”
李云端也笑了,凑过去对着电话说:“谢谢姐姐。我心里也有数,不会被吓到的。”
霍冬宁嘱咐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霍冬桥伸手在李云端的脑袋上揉了一把,“没办法,商业竞争,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走光明正大的路子。这种事,挺常见的。你以后就知道了,到哪儿都少不了这些龌蹉事。不过你不用理会,专心管好你的实验室就行了。”
李云端也猜到大概有人想整他们,至于是要整他,还是要对付霍冬桥,追究这个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他们俩早就绑在了一起,对付一个,另外一个怎么都会受影响的。
他们这样做的用意也好猜,不过就是想把他的研究成果吹上天,吹到天花乱坠的程度,然后等实际效果显露出来了,再揪住其中的差异做文章,发动舆论来打压他,给他泼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