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唐诀是趴在周丞生的背上离开皇宫的,他迷糊之间,还记得周丞生为了救他,肩膀上被烧破了一块皮,那处的疤痕一生都不会消去。

户部尚书夏镇的府上距离皇宫较近,周丞生与夏镇是同时入朝为官,两人也有些早年的交情,虽说后来夏镇跟了三皇子,周丞生跟了大皇子,可两人私下的情谊却没减少过,故而夏镇在知道三皇子谋反时,便决定把唐诀留在府上,也算是个保命符。

若无周丞生,唐诀恐怕早就在雁书楼里被大火烧死了,他感激对方,自然记得这个恩情。

后来太子在与姬国交战的过程中死了,满朝上下就只有一个十二岁的六皇子为皇帝的唯一血脉,自然而然年幼的唐诀就登上了皇位。

周丞生的为人,说不上好坏,他的确是个左右逢源的人物,满朝文武不论是什么立场,或各自之间有何过节,都牵扯不到周丞生的头上,他当年虽跟在大皇子身后做事,却也从未在朝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只在晚间去太子府上与太子谈起朝局、储位。

先皇将唐诀交到了殷道旭的手中后,周丞生第一时间与殷道旭搭上了关系,成了好友。

殷道旭是太尉,武人一个,论勇气干劲,他第一,但他也知道今后若想在朝中立足,想要当一手遮天的权臣,还需要智谋,也需要获得朝中文臣的认可,所以周丞生找上他时,两人一拍即合。

十二岁的唐诀刚当上皇帝,殷太后垂帘听政,奏折入了宫门直接送到了紫和宫,甚至都不从延宸殿前路过,唐诀不知度过了多少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朝中能听他说话的,或愿意解释给他听的人少之又少。

夏镇是一个,夏镇与殷家向来不合,不会给殷道旭面子。

礼部尚书是一个,礼部尚书是老顽固,即便惧怕殷道旭的能力,却也死守着心里的一丝奉主的古板。

然后便是周丞生。

唐诀信任周丞生,却不敢重用夏镇。

原因是当年夏镇是跟在三皇子身后的臣子,也明确与其夫人表示过,将从大火中就出来的唐诀留在府上,是为了怕一旦三皇子与五皇子谋反之事牵扯上他,救了皇子一命还可将功抵过。

相比之下,曾跟在温文尔雅,亲近唐诀的大皇子身后的周丞生,似乎要靠谱许多,且周丞生拼死将唐诀从大火里救出,一路话语安抚,年幼的帝王便将自己所有的依托都交给了周丞生,凡是朝中有事,他不懂的,便多问一句‘御史大夫认为呢’。

十三岁,一年多折磨几乎让唐诀崩溃,唐诀生平第一次杀人,是在站在他门前的那个小太监鬼鬼祟祟地朝延宸殿内看,被他发现时还对他冷嘲热讽,说他不过是个摆设的皇帝时。当时唐诀气急,将挂在墙上装饰用的剑拔出,同样被人看着的尚公公第一次出手,帮着唐诀死死地将那个太监按住。

然后长剑从背后,入了太监的身躯,唐诀亲手,进去的,铁剑入肉,穿骨而过的感觉他一直都记得,血的味道很不好闻,刚从身体里流出来的血还是滚烫的,流到唐诀的脚边,他不敢碰,尚公公将他抱了起来放在软塌上,一双眼明亮地看着他,跪在了他的跟前。

皇帝染了疯疾,便是从那一次传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