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无所谓,暂时还没想着找工作。他比较务实,晓得自己没钱没票,手艺也没学到家,顾老头所在的制片厂甚至还没开门,他哪有工作找,哪能靠这个赚钱。
顾天明意外地瞅了他眼,没有多问,点了点头,只说:“那往后你写信给我吧,要是……哪天你回来了就来我这儿。我既然正儿八经收下你了就不会反悔,你岁数大了,自己得多用用功才行。”
他也是从农场里回来的,在当地市里修养一阵子后,和乔小弟同列火车回来的。
当时饿得发昏,旁边又正好有人在大快朵颐的吃饺子,这才收下这倒霉徒弟。
顾天明还算敏锐,自然能从这段时间陆续有下放者回城的情况中看出局势在变化。他们都能回来,说不准哪天乔小弟这种知青也能回来。
而乔小弟不懂其中含义,忙点头道:“往后您布置的作业我一定认真完成,绝不糊弄。”
他买了纸和笔以及墨水,又带上顾天明给的画册。
初十那日,乔小弟满载东西,踏上去往绵山屏北县的火车。
与此同时,上阳村又迎来了放映队。
放映的自然是电影,去年年底比前年年底分的钱还多,村民们自然舍得看电影。
从前看电影都得去公社,要不然就是去县城的电影院。如今连续两年上阳村都有放映电影,于是就有不少外村人被吸引而来。
今年久违的出现了新电影《第二个春天》。
新电影的出现好像是给上阳村的热闹添了一把火,就连隔壁公社都有人赶着两三个小时的驴车来看电影。
趁着这关头,乔茗茗找到了董老三。
董家在此定居后生活过的还不错,反正,从去年来到这儿开始算也好几个月了,他是再没回过县城。
蔬菜,这里有。
家里的几分菜园已经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即使是在冬日里也不缺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