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迟疑了下,沉声说道:
“万岁爷,奴婢倒不觉得御马监的禁军需要吐故纳新,老兵用的熟了,倒未必不如新兵……”
“既然母后都已经看过,难道寡人这边还能不准,张伴伴你说这个又有何用,司礼监批了,去尚宝监用宝就是,王通好不容易给寡人送了些银子入宫,这一个个的都在琢磨着花钱,这时候倒勤勉了。”
“万岁爷……”
张诚还要再说,万历皇帝却站起身来,笑着说道:
“看着天也黑了,张伴伴在司礼监那边还有不少差事要办,就先去办差吧,朕有小亮伺候着就是。”
疲倦焦躁了一下午的万历皇帝这时候的精神状态突然好了起来,脸上都带着笑意,张诚想要说话,不过心里叹了口气,还是没有出声,走到书案前施礼告辞。
走出门之后,侍立在门外的赵金亮刚要拜下,就被张诚一把抓住,低声告诫道:
“跟好了,盯好了!”
赵金亮紧闭着嘴,重重点头。
……
“万岁爷,鹤临轩的口味如何?”
“不错,朕也去过石马巷那边的福寿楼,那里做的已经比御膳房要味美精致,没想到这鹤临轩却更胜一筹,的确不错。”
听着万历皇帝的品鉴,边上伺候的孙海笑着说道:
“鹤临轩的大厨当年高肃卿府上的,高肃卿致仕回乡,这厨子留下来,在京师开了这鹤临轩,每天只做两桌的席面,架子大得很,奴婢请他来,还真是费了点功夫呢!”
高肃卿就是高拱,张居正的前任,隆庆朝的首辅,刚直有才,但颇为粗疏,万历登基时候,他曾对来宣旨的宦官说道“小小孩子,知道什么是圣旨”,结果被张居正抓到把柄,李太后也认为高拱眼中目无君上,被逼致仕回乡。
万历对高拱没什么好印象,听孙海这么一说,仅仅是“哦”了声,孙海也注意到了万历皇帝的情绪变化,打了个手势,有一名宫女送上来一个高腰银酒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