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站出来了,极为迅速的,大批的散兵朝着他这边聚拢开来,尽管散兵不少,可众人都是极为有序的排列,以王韬为右侧的基点向左排列,眼下这王韬虽然仅仅是个把总,但按照操典,他就是这个临时聚拢起来营的千总和指挥官。
四个骑兵大方队在突破六个营之后,溃兵和后面蒙古骑兵的加入,让空间渐渐的大了起来,也就是说,那些还没有崩溃的营,已经可以勉强组织起来守御了,而且鞑子的战马并排奔跑这么久,队形也是有些散乱,也有受伤战死的缺口,要想冲击有所准备的步兵阵线,就必须要稍微整队了。
满八旗这几个大队的军将根本没有想到明军还能再聚集起一支方阵,王韬聚集起来的那个方阵聚集很快,等后队的人发现,八百人的方队已经是重新聚拢起来,这可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在自己的后方和侧翼突然重新聚拢了长矛方队,满八旗的军将们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后侧的一个女真骑兵大队呼哨医生,在战场上开始转向,准备去重新击垮这个聚集起来的明军步兵队。
同时外围运动过来的女真马队和蒙古骑兵也是发现了这方阵,纷纷的打马冲了过来,两面夹击,要把彻底的打散打垮!
六个营将近五千人的部队,虽然有大批的死伤,但剩下的兵卒还是不少,此时疯狂的朝着这边聚拢过来,眼下这个方队的规模早就不是八百人了,在人心惶惶之中,看见有这样一个方阵在,散兵们都是纷纷的靠了过来。
结果等鞑子的骑兵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这边的时候,以王韬为基点的方阵已经成了四十乘五十的大方阵,这规模实在是太大,其余的散兵大多是丢弃了武器的,被这个方阵排斥出去,只能是在地上拣到被人丢下的武器,围着方阵作战。
王韬的呼吸很粗重,他是因为平日训练出色而被一步步提拔成的把总,把总和千总尽管差一级,可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指挥层级,对于王韬来说,眼前这方队甚至已经不是胶州制式的营规模了。
足足有两千人的大方阵,还有不少人拿着断矛、火铳、刀剑之类的东西在方阵周围游动,这样的方队,差不多有三千人左右的规模,真是不知道应该如何的组织和调动,不过眼前已经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已经冲到里面的鞑子骑兵大队其中一部已经是进行了艰难的转向,掉过头来,而外围正有一个方队和许多蒙古轻骑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开始运动。
这个刚刚组成的巨大的方阵,就要受到几个方向的夹击,面对这种情况,王韬知道该如何做,他鼓足了气,大声的喊了出来:
“听我号令,平矛,拒马!!”
聚拢在方阵中的士兵们可不是那种乱跑的惶恐了,都是跟着齐声大吼,轰然答应,齐齐按照对抗骑兵冲击的操典要求,把长矛对外,整个的大方阵瞬时变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钢铁刺猬。
因为方阵的扩大,那些没有进入方阵之中的散兵也可以相对从容的进行游弋,可以围着这方阵躲藏奔跑。
在骑兵眼看就要冲过来的时候,也就是十几根火铳打响了,这对于马队来讲起不到什么阻碍的作用,可现场这样乱纷纷的局面下,蒙古轻骑还是女真骑兵也无法去放手的射箭,只能依靠骑兵的冲锋。
再说登州军的士兵在这样大的阵势下,可不会放任鞑子在三四十步的距离上射箭,长矛兵有了经验,准备随时冲出去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