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为了勘矿,俞国振请出如今已在家荣养的智一二,带着十六个弟子,由三百名虎卫护着,徘徊于昌化境内。俞国振只记得这个铁矿离海岸有四十到六十里。具体位置根本不清楚,因此智一二原以为要踏寻一县之地。但到了昌化后四处打听哪儿有矿时,却得到一则消息,崇祯二年时知县张之光曾遣人驱走在亚玉山私开铜矿的人,有了这线索为引,他们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便发现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巨大富矿!
俞国振记忆中,这个铁矿区共藏有铁矿三亿吨,而且是平均品位达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富铁矿,也就是说,理论上讲可以冶炼出一亿五千万吨的铁来。实际上现在新襄的生产能力,因为限于原料不足,只是年产钢铁总量五千六百吨!
石碌铁矿完全足以支撑新襄乃至整个华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于钢铁产业另外需要的一项重要资源煤炭,在交趾就有相当优质的煤炭资源,暂时让安南人开采就是。新襄用自己的工业品,换取交趾的煤,看起来给安南郑氏缴了不少税,可是在如今新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下,这些税又会换成新襄的奢侈品。
于是安南郑氏想要以这钱来发展武备,那么俞国振自然就放出阮氏来将他们的武备消耗掉——说起来,换成武备,无论是火枪火炮刀剑甲胄,还是小型战船,还不是要到新襄来买!
“此事易尔。”张溥拍着胸脯道:“事成之后,区区一县令……”
“不是事成之后,而且是现在,马上,崇祯十二年三月之前,茂生先生便得上任。”俞国振笑道:“我可是被史道邻耍过一回的,这次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以天如兄的本领,区区一个县令,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张溥琢磨了一会儿,边远地方的一个县令,花点银子打点一下,再加上他个人的面子,确实能搞定。至于俞国振赖账的事情,他根本没有想过,无论他和俞国振在理念上有什么不同,对于俞国振的私德,他还是非常认可的。
“那好,我这就修书……只是活动打点需要银子,这我可没有!”
“大约多少?”
“偏僻之地县令,有个一两千两足矣。”
“我让人做事,一向从宽,我给你三千两银子。”俞国振道:“事成之后,你推周宜兴的事情,我可以秘密赞助三万两。若是需要更多,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到时还得答应我一些条件了。”
张溥毫不犹豫地点头,三万两虽然仍有不足,但他深信,到时只要再许与重利,俞国振肯定会出更多的钱。
想到这,他又有些担忧:“济民。那个田常,你真将他扔海里了?”
“现在还没有,他要去会安见识一下。”俞国振淡淡一笑:“谁都知道,我们钦州可是蛮荒之地,总有瘴疬,所以得个急病什么的总是难免,他的仆从也纷纷感染时疫。只有两三个回去哭诉。”
此语说出,张溥觉得身上有些发冷。
俞国振甚至不需要特意地安排,田常他们可不会顾及什么个人卫生问题。到了会安之后,安排人引他们去沼泽河沟转转,然后被蚊子叮个几回。再喝点生水什么的,虐疾来了隔离,死得差不多了再用点金鸡纳霜,一切自然而然,全无下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