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直房中,三位阁老便是一排坐着,面沉如水。自打王岳把消息送到这儿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很恼怒了,而等到得知皇帝居然下令宫门晚些下钥,直到这会儿方才回宫,性急的谢迁哪里还能忍得住。
“皇上说先帝逝去悲恸难忍,西角门视朝要拖到六月初二,可居然有兴致出宫去!”
“这才是第一天登基。”刘健已经领教了这位小皇帝的执拗,此时一想到今后种种,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先帝既是将皇上托付我等,我等就唯有尽心竭力了。”
默不作声的李东阳却想到了焦芳暗中捎来的口信,心里权衡着是不是应该对刘健和谢迁挑明。最近焦芳一改从前,和他联络得越发多了,这势头虽可疑,对他却是有利的。他乍然听说的时候也吃了一惊,怎么也没想到朱厚照的魄力大到了这样的地步,竟然敢直接拿着朝会开刀,而且口口声声是复永仁宣旧制。然而,就在他踌躇的时候,刘健突然又开口了。
“今天跟出去的又是东宫那几个太监和徐勋。此子当初我等是看走眼了,他实在是大诚实伪,想来当初先帝也被他蒙蔽了!只看他这些天事事逢迎完全不知劝谏就知道,此子留在皇上身边,日久天长必然会是大害!趁着他还未成气候,尽快想出对策才是正经。”
“说的是。”谢迁附和了一句,见李东阳皱起眉头,他就说道,“西涯,你莫非不赞同元辅所言?”
“也不尽然……”
李东阳正思量着该怎么开口,外间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继而就是一个文书官的声音:“元辅,李阁老谢阁老,宣府八百里加急军情!”
尽管刚刚还在议论着皇帝和徐勋的事,但这会儿乍然听见军情,三位阁老立时恢复了平日的稳重沉着。开口把人唤了进来之后,刘健接过那份密报就把人打发了出去。撕开封口取出那份奏疏上下扫了一眼,他立刻递给了李东阳,李东阳也不客气,当即来到谢迁身边两人一道合看,待全部看完之后,两人的脸色就成了和刘健一般光景。
“宁绥那边才刚打了一次,现如今先帝新丧不久,鞑子又入寇宣大,分明是存了心趁火打劫!”
“不过,既是宣大已经得到谍报预作准备,即便不能大胜,抵御总还不至于有失。”弹了弹手中的军报,刘健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外有鞑虏,内有奸佞,我等任重而道远。”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教九流,旁门左道
西城兵马司紧挨着西院勾阑胡同,再往北就是羊肉胡同西四牌楼驴肉胡同等等闹市,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尽管兵马指挥不过是区区六品官,在京城地面上只算芝麻绿豆大小,不值一提,可它却不归顺天府统属,兵马司的人在街面上可和顺天府衙的差役平分秋色。平日里各大店铺按月抽分,兵马指挥一级往往还有自己开设的店铺,下头军吏的进项也不少。
进项再多却也禁不住人心不足蛇吞象,昨日里管着羊肉胡同的许吏目带着差役上外头转了一圈,锁回了一个黑布套头的人来,额外交待单独关押,又让两个心腹差役亲自守着,这顿时激起了别人的好奇来。兵马指挥王琦命人去辗转打探之后,得知那人便是在附近布道很有一段时间的罗大士,他顿时恍然大悟,命人把许吏目请来旁敲侧击了几句,成功从人手中敲着到时候好处分润四成,他也就不为已甚再不过问了。
然而,一两天过去,外头却没个动静,玩这招已经好几次的许吏目顿时犯起了嘀咕。这天一大早,他到了那间紧闭着的屋子前,隔着门缝观望了好一阵子,见里头的那个人仿佛还是当初自己押进去时的光景一动不动盘膝而坐,仿佛这两天的不吃不喝根本没什么要紧,他的眉头顿时皱成了一个疙瘩,想了老半天就吩咐下了门锁迈进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