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禄十年,五月。

甲斐,惠林寺。

一间僧房之中,五岁的李正正一本正经地跪坐在蒲团上,小眼睛中目不转睛地盯着在他面前的虎哉宗乙。

虎哉宗乙一身僧袍,胸前挂着一串念珠,正朗声地诵读着手中书简。

此书简名为《庭训往来》,撰写于南北朝时,正是武家子弟学前启蒙之书,专门讲授衣食住行、职业、领国经营、建筑、司法、职分、佛教、武具、礼仪、疗养之类的武家知识。

与武家相对应的公家,亦有一本《尺素往来》之书,讲授公家之礼仪,专用于公家子弟启蒙。

《庭训往来》算是专为武家子弟所撰之书,所以虎哉宗乙将就此书教给李正,作为他发蒙时的读物。

《庭训往来》之人都是七八岁时才学,通常能读完这本就已经不错,毕竟并不是每个武士家中,都请到临济宗的高僧来讲解如此书籍。

不过李正能得到如此教育机会,却不知道珍惜,眼睛里咕噜咕噜地转着,而双手却搁在书桌下,拿着一把小刻刀一下一下地削着一支小竹剑。

虎哉宗乙将一段话读完之后,便考察起李正几个问题。

见李正却还算答得不错,虎哉宗乙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言道:“若能了解到你这个度,作为一名武家子弟而论,就已足够了。看来明日可以教你论语了。”

李正嘻嘻地一笑,问道:“虎哉师父,我能不能不学论语?”

虎哉宗乙听李正如此说,脸色一板,言道:“论语乃是圣人之学,不说在日本,就是你的父亲所在明国,亦是三尺孩童耳熟能详之书,你不读论语,想读什么?”

李正摇了摇头,言道:“师父,你理解错我的意思了。”

虎哉宗乙微微哼地一声,问道:“那你要怎么说?”

李正闭上眼睛,摇头晃脑地言道:“读书识字,能识得自己名字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