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页

宋慈点了点头,刘克庄与贾似道眼中顿时放光,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刘克庄道:“前些时日我听说宋惠父将要大用,现在一看,果真如此!”

“潜夫早已入朝,功业远在慈之上。”宋慈道。

宫门之前毕竟不是说话的场所,刘克庄便邀宋慈去酒楼一叙,宋慈想起天子的吩咐,只能告罪:“尚有急事,需去刑部,还请海涵。”

见他确实有急事,刘克庄也就不好勉强,只能约定下次同聚的时间,目送他匆匆走向马车,刘克庄看了看贾似道:“师宪,现在去哪儿?”

“原是跟着后村公来此堵人的,人既是堵着了,那目的便也达到了。”贾似道眯着眼,有些懒洋洋地道。

他们这次遇着宋慈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之举。贾似道是赵与莒亲政之后最早进入临安初等学堂学习的那批少年之一。他生性聪慧,学习时甚是轻松,但也正是因此,使得他并不精深,在初时还可以凭借小聪明崭露头角,可到了中等学堂之后便开始落后,到得升临安大学的考试时,他更是名落孙山。

他心中甚为不甘,因此便结交些在京城中沉浮的士人,象刘克庄便是其中之一。对于他的聪明,刘克庄非常欣赏,甚至可以说是惊为天人,两人年纪相差虽大,但也结成挚交,刘克庄也不遗余力提携他,将他介绍给自己的那些老友们。

“正是,下次见面时,我再同他说你的事情。”刘克庄道。

“多谢后村公了。”贾似道忙道了谢。

“何必多谢,为天下荐士,乃我辈之本份。当初若不是真公慧眼,我也不过是一普通士子罢了。”刘克庄有些自负地道。

贾似道笑了笑,没有接过话茬。真德秀与魏了翁二人,如今都已经年过六十,他们正在老去,就连耶律楚材、萧伯朗也已经过了五十岁,当今天子圣寿也已三十五,他亲手带出来的陈子诚、陈任、孟希声等人年纪都接近四十,二十余岁的人当中,贾似道自信算是出类拔萃的。只要给他一个机会,迟早有一天,他能够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主持大宋政局,如同现在魏了翁一般。

他拿来与自己比较的,始终是可以主宰中枢的大人物,而刘克庄与宋慈,在他看来不过是自己上升道路中的阶梯罢了。

正在这个时候,他们看到宫中突然冲出一个内侍,那内侍吩咐了几声,然后门口的十余人立刻散开,纷纷快步离去。

“出什么事了?”贾似道与刘克庄见着这异变,讶然相视。

就在片刻之前,宫中,赵与莒神情甚为悲哀,他望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人,用沙哑的声音道:“起来吧……去召魏了翁来。”

魏了翁刚刚离开,便又召他来,自然是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