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宋时行[校对版] 庚新 768 字 2023-03-15

凤额有些破损,有几处弦眼也出现裂纹。

岳山和冠角处,都有损毁痕迹,但大体上,还能够修复。玉尹心里粗略估算了一下,这张琴若修好,少说要花费百余贯。因为年代太久远,破损处太多,需要一一修复。

“这面板保存不差,之前的主人,看样子下了不少工夫。

九儿姐,你看这木纹木质,正经的老杉木制成,距今至少有几百年……我约摸着,这张琴的寿命恐怕还在唐以前。只是这琴体的长度,真个有些怪异,忒长了些。”

这张古琴,几乎有一人高。

竖起来,差不多赶上玉尹的个头。

这种尺寸,可是不同于当下所流行的长度。

在《风俗通》里有记载,琴长四尺五寸。而北宋以来,则以三尺六寸为标准尺寸,和唐代琴制又有不同。可眼前这张琴,足有八尺一寸长,几乎是唐制的一倍。

即便是与魏晋时的古琴相比,也有很大区别。

“小乙哥,这琴怎地恁长?”

燕奴轻声道:“我也看过一些瑶琴,似乎和它不太一样……莫非真似李大郎他们所说,这是一张废琴?”

“九儿姐何时见废琴,已百年老杉木做面,以上等梓木做底?”

“这个……”

玉尹用单手,揉了揉面颊。

“而且你看这漆,乃上等髹漆……嗯,慢一点,好像是朱漆。

你再看这里,手工极其精细,绝非出自普通工匠之手。若只是废琴,何必要费这许多精神?此前这琴的主人,应该极为爱惜,所以整体保存很好。只是后来不知何故流入民间,致使明珠蒙尘,才变成这副残破模样。可是琴体依然保存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