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在此之后,双方若再度相遇的话,失败一方的士气无疑会受到巨大的打击,李烈当然不会撤退,而桓楚虽然也不想,但形势却又逼迫他不得不下令收兵。

相比堪称精锐中的最强者的大秦骑兵,楚骑虽然在关东一带所向无敌,但受制于战马的先天不足,桓楚手下的这些骑兵虽然表现得相当顽强,但与比自己高出一头的秦国骑兵厮杀,其心理上的震憾是可想而知的。

最终,资源上的差距决定了这场骑兵比拼的结局。

在付出了将近三千精骑伤亡的代价之后,桓楚在增援来的周兰部的掩护下,脱离主战场向后方遁去。

楚军撤退,李烈虽有不甘,但也只能望而兴叹,缺少步兵协同保护的他不敢过度深入到楚军纵深,况且,方才的一场厮杀,秦骑军也付出了一千五百余将士死伤的代价。

这样的厮杀不过是巨鹿战场总体态势的一个缩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场大战逐渐的有被拖入到旷日持久的拉剧战中。

对于秦军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而对于楚军来说,情况就不怎么美妙了。

在楚军后方,大司马周殷已经数次发来急报,由于彭越盗寇的大肆劫掠,楚军的辎重粮秣补给部队屡屡遭劫,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楚军上下的士气必定会低落,项羽知道就算到时他想要决战,也不会有取胜的机会了。

“哼,你不是来劫我的粮道吗?那好,我也给你照样画葫芦,我倒要看看谁更坚持得住?来人,传令刘邦,让他迅速出击——!”在权衡再三之后,项羽这位楚军统帅,诸侯领袖终于发了狠,拼一个鱼死网破的勇气他自不缺乏。

第二百七十八章 捅向心脏

今天是三月二十九日。

距离刘邦抵达魏豹营中短短不过十来天,不过,刘邦的境遇却是天翻地覆,这位有着乐善仁厚长者之风的汉王很快就用他的特有气质让各怀心思的诸侯们打消了疑虑。

既然刘邦已经明确表示了不削夺大家的兵权,而且还可以居中调停各路诸侯与项羽之间产生的矛盾与隔阂,这等好事送上门来,诸侯们岂会不应允。

至于送一个空头的联军盟主给刘邦,那又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过,刘邦这回倒是相当的识趣,硬要在盟主的前面加上了一个副字,而那个主字当仁不让的奉送给了霸王项羽。

一呼百应。

刘邦整合诸侯的速度可以用这四个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