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页

本来打赢“鄢陵之战”是一件挺值得高兴的事情,被国君这么一搞,喜悦指数直接被一个腰斩。

军营中开始有传言。

讲的是大家没按照国君的命令拆掉营帐开拔,使得国君有了小性子。

另外,国君认为这一场“鄢陵之战”是在他的指挥下获得胜利,国中的贵族应该对他有更多的尊重。

为此国君很是训斥了一再将功劳往自己身上揽的郤锜,话还讲得非常不好听。

虽然国君只是过来,一点什么屁事都没有干。

他却是挂了个总指挥官的名头。

这样一来,说“鄢陵之战”是在他的指挥下获得胜利,好像没什么毛病?

毕竟,总指挥的名头真的是国君挂着。

史书进行记载,会写是在国君的领导与指挥下,晋国在“鄢陵”打赢了楚共王熊审率领的军队,获得“鄢陵之战”这一场战役的胜利。

其实这样挺合情合理的。

比如,明明是楚国的全军不给力,才导致楚国输了“鄢陵之战”。

这一局,只因为楚共王熊审亲自出征,打输了之后,最大的锅肯定是扣在楚共王熊审的脑袋上。

承担起多大的名头,就要接受成功或失败产生的名声,怎么看都没毛病。

就好像数百年之后,始皇帝统一了六国,少了秦国六代之君的努力,还有当代文武百官与士兵的拼搏,始皇帝一个人能干出那样的伟业吗?

单独一个人,明显干不出那种伟业的。

不是说始皇帝不牛逼,他当然无比的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