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将这一次晋国与卫国的战争命名为“义之战”。
听着有点反讽的意思啊?
对晋国有情有义的是卫国执政孙林父,承托出卫君卫衎的脑残。
“新军将归师途中,新军佐率军留于卫。此事我已答应。”吕武顿了顿,又说道:“君上有令传于你我,新军将行留守之责,你我率下军南下攻郑。”
这特么就是一件讲不清楚的糊涂事。
上一次吕武无视了智罃的暗示,压根就不想去打举丧的郑国。
结果倒好!
国君以下达命令的做法,搞得吕武依然需要去讨伐郑国。
吕武要是料到国君会下命令,还不如上一次就顺从了智罃。
当然,世界上没“如果”,也不存在“后悔药”这种玩意。
士鲂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要出征,军队就需要得到调动。
下军早早就集结在“新田”郊外安营扎寨。
需要做的事情是让参战的“徒”以及“羡”,安排好相应的辎重。
毕竟,正常纳赋的出征,国家和各个家族是不负责后勤补给的。
士鲂这一次过来除了询问齐国,就是商量讨伐郑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