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师的主角是“巫”,他们要操办祭祀仪式,还要进行很重要的卜挂。
没意外,卦象当然预言了出征大吉。
每一个国家在搞这一套时,得到的卦象都是大吉。至于为什么老天爷站在自己这边还会战败,一定是某某谁的锅。
大吉的卦象之下还吃了败仗?楚国那边要自杀谢罪,其余列国主帅们的下场一般是脱帽辞官,晋国这边则要看背后的家族给不给力了。
“仲父,此次出征保重身体。”晋君姬彪无比认真地看着吕武,小脸蛋上既是疲惫又是紧张。
他称呼吕武什么来着?
叫“仲父”啊?
这个所谓的“仲父”应该是亲生父亲的大弟,也就是同一辈份下年龄次于父亲的叔叔了。
辛亏不是“亚父”。
当然,“亚父”原本是个很正经的称呼,一直到秦末嬴政和吕不韦给搞成了跟“太师”一般的权臣代名词,后来更是被项羽对待范增给弄得变成了“傻瓜”的代名词。
晋君姬彪称呼吕武仲父是得到公族的认可,寓意为吕武跟晋悼公是同辈,希望吕武能像一名长辈那样来照顾年幼的国君。
历史上得到一国之君用“仲父”来称呼的人不少,管仲就是其中的一个。
而管仲被齐桓公称呼为“仲父”这件事情,不太好说是因为管仲名字的关系,还是其余什么原因。
吕武无法拒绝国君称呼自己为“仲父”的这一个事实,一旦拒绝会让公族惴惴不安,其余的卿位家族和中小贵族也该觉得吕武谦虚过了头。
现在的吕武打从事实上就是晋国的主政者,任何事务都需要他点头才能得到执行。
经过“许1”的会盟后,国际上承认了吕武的超然地位,晋国这边提高对待吕武的规格算是一种顺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