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页

并不是楚君熊招彻底认怂了,纯粹是楚国的北部和西北部这一次被肆虐得有些狠,再来就是真的发现楚军跟晋军在军事实力差距被拉开,必要的退让是为了有时间能让遭到肆虐的地区进行重建,再来就是奋发图强来将军事实力的差距追上来,乃至于是进行反超。

当夜,斗弃疾赎回了斗韦龟,父子俩进行了彻夜长谈。

斗弃疾从斗韦龟这边得知一个叫桑田纥的人,惊讶一个老头子还那么能打,恨不得将斗韦龟吊起来抽。

好好的一个小伙子,输给同龄人或输给壮年人没什么,输给一个老头子算什么事嘛!

斗弃疾耐住怒火询问斗韦龟在晋军营盘那边的见闻,听到斗韦龟极度沮丧没观察到什么有用的情报,想着战后该怎么来重塑这个儿子的自信,千万不能就此那么废了。

翌日。

两军都是早早造饭并吃完,东方第一缕朝阳笼罩大地,双方的一部分军队开出营盘,各自在营寨前方部署阵型。

一夜没睡的楚君熊招带着黑眼袋,换上了一身黄金甲,站在战车上面注视着对面的晋军。

斗弃疾这一次亲自给楚君熊招当御戎,观察了一阵,介绍道:“出战晋军乃是下军与新军。”

这一下,楚君熊招重燃获胜的希望。

晋国的下军将是吕武的铁杆盟友解朔,下军佐是来自范氏的彘裘;新军将是很年轻又没什么威望的魏绛,新军佐则是出身公族的羊舌肸。

解氏跟阴氏走得很近,楚人却是没听过解朔有什么功业。

范氏的彘裘一样十分年轻,并且就任卿位之后很没存在感,但他麾下是来自范氏的军队啊。

没什么显赫战绩的魏绛一样不能小觑,魏氏的军队历来是很能打硬仗的。

倒是晋国公族的羊舌肸不但没威望,连带麾下的军队也比较拉垮。

楚人之所以认定晋国公族的军队拉垮,主要是晋国公族在“沫之战”的表现太过于差劲。

“解氏、范氏在中,魏氏为‘左矩’、羊舌氏为‘右矩’。我可中‘彻’抵挡解氏、范氏,纠缠‘左矩’,主攻‘右矩’。”斗弃疾就是想挑软柿子捏,先战胜较弱的晋国公族,挽救楚军低迷的士气,再跟其余的晋军硬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