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页

有那么一个问题,目前的规则是功劳属于上司,吕武、士匄等人是干成了大事,哪怕晋君姬彪什么都没干只是坐享其成,维护诸夏正朔以及保护文明的功劳,算起来还是晋君姬彪最大。

那么就看现任的周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再看韩无忌能不能公关成功了。

吕阳说道:“天子视晋公室违逆,想必乐于我家、范氏、荀氏自成一国。”

这个就是吕武为什么非得打服楚国的原因所在了。

晋国是抗击楚国挑战周王室的主力,有楚国时时刻刻的威胁存在,周天子傻了才搞崩晋国,只会用一些小动作去恶心晋国而已。

没有了楚国这个最大的威胁,晋国对周天子的作用会被无限降低,再加上周王室早就不爽晋国抢了诸侯的朝贡,怎么可能无休止地忍耐下去?

吕武慢悠悠地说道:“筑城,修关罢。”

筑“长安”之城,修武关、函谷关、伊阙关。

怎么又想着修函谷关啦?后面是吕武想明白了一件事,武关是防着楚国,伊阙关是防着范氏,函谷关则能作为都城的门户。

说白了,修建“长安”的这一片区域真的无险可守,以吕武谨慎的性格还是决定加上一道保险,哪怕函谷关的存在会造成一些麻烦,该修还是要修的。

当然,说是筑城和修关,还是区分先后顺序的。

动用了三十万人工的“长安”在三年之后已经初具规模,外围城墙成型,里面的宫城修建进度达到六成,城区各坊进度约是三成。

比较困难的部分已经差不多,剩下的那些再花两年的时间怎么都应该弄好了。

其实也就是阴氏了,换作是其它家族或是国家级别,没几个能一下子开启这种规模的工程,要不就是没那么多的人手,不然就是财帛和粮食供应不上。

阴氏为了修“长安”前前后后准备了八年之久,先期的探勘,再加上工坊的预设,少不了对材料的收集,真不是吕武嘴皮子一动才全部从零开始做准备。

所以,与其说“长安”五年完工,不如说是前前后后耗时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