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页

新书[校对版] 七月新番 1477 字 2023-03-17

第五伦对此倒是颇为放心:“历代推崇之学皆有不同,除了孔子不能动外,诸位配享先贤,换位置恐是常事,但卿放心,若谁想将子云公驱出配享,先得从我朝尸体上,踩过去,那至少是十代人后的事,吾等忧虑也无用,眼下只能发扬扬氏之学,使之成为真正显学,往后即便物等不在了,自然有无数夫子的后学门生,前赴后继来护卫老师配享之位!”

听得第五伦此言,桓谭最后一点担忧也消失了,他相信扬雄的学问,只要世人有耐心稍加了解,一定会被它们牢牢吸引住!

而太常王隆也喜不胜收,既高兴老师夙愿得偿,自家学派成了正宗,也乐见于被第五伦砍掉谶纬预言后,太常的职权却不减反增。

长安即将修筑“文庙”,将孔庙的形制照抄搬过去,如此方能使此番配享改革的成果发扬光大,同时能削弱曲阜在学术上的地位,这些工作,都得由王太常来抓。

再者,第五伦不满足于只给孔庙搞个“五配”,他对王隆透露:“孔子在世时,便有‘孔门十哲’之说,德行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有子我、子贡;政事则冉有、子路;文学则子游、子夏,乃是七十二贤中佼佼者,等长安文庙修起后,可见殿外东西两庑扩大些,也将十哲画像挂上去……既然颜回已入五配,就从孔子弟子中再选一人补上。”

第五伦也不谦虚:“古人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予自然是那‘王者’,其余对道统传承有过贡献的先贤名儒,自然也应从祀文庙。”

王隆兴奋地应诺,他能想象到,这个消息一旦放出去,当世的各家学派、士人将会有多疯狂!

打个比方,文庙中,孔子是主祀位,能够吃太牢大快朵颐;那么五配就是同席,能随他一起分肉;往下的十哲,好歹也能喝汤;至于从祀先贤名儒,则只能在门口闻个味道。

但能陪着孔子闻一闻后人祭祀的香气,也足以名留史册,彪炳一时了!多少人挤破门槛,都要为自己学派的祖师爷抢这个名额。

如此一来,除了文官考试外,第五伦又有了一项能拿捏读书人的东西——考试做官,图的是个人功业权力,家族富贵传承。但儒林中,确实有一批不愿为青紫折腰的“高士”,但这些人的弱点,就是名,面对从祀文庙的殊荣时,连他们也会心潮澎湃!

不过,这五百年来有名望、开宗派的儒林人物,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衍生出太多枝丫,挑选必然是一件麻烦事。

“依然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标准,其中,从中原向蛮夷戎狄之地传播儒学,诸如对华夏有大功勋,诸如詹台灭明散学问于楚越、蜀郡文翁引经术入益州,皆算作‘立功’,需优先考虑……”

第五伦只简单定了含糊的标准,就将此事全权交给太常寺了,让王隆与桓谭负责斟酌名单,只需要在最后将人选报上来给皇帝过目。

这下,第五伦在文化上的组合拳已经打出,这些儒生,算是彻底被他拿捏住了,接下来,也是时候搞搞意识形态那一套了:

“至于只有著述的‘先贤’,能否入庙从祀,得看其学问,是否符合予需要的‘道统正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