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南方不能出乱子。
魏国公在心里一阵的腹议。
他已经做好的打算,一定要给当今的皇帝一个挫折,不要以为掌握了北方就能轻易的像以前一样就把南方也给掌控了,这可不是一回事。
北方和南方怎可同日而语,陛下啊陛下,不是老臣看不起北方,也不是老成看不起您的手段,而是您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
南方之事极为复杂,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难道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南方“乖乖”的交税运送粮食入京,您对南方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哎……
还是太年轻了啊。
年轻气盛,这就是魏国公对朱由校的评价,他觉得当今这位陛下是自我感觉太好了,觉得解决的建奴之患,之后又解决了鞑子的问题,清扫了几省的官场然后内心膨胀了。
说真的魏国公还真的有些佩服这位年青的天子,年纪不大做出了之前好几位皇帝都没能完成的成就,要是好好的相处魏国公可不想去为难这位皇帝。
因为他们徐家在这其中也占有不少的利益,就单单说北方的大同还有宣化两个互相贸易开放市场,他们徐家和那些鞑子交易赚的那叫一个手软啊。
还有津门的工业基地,他们低价采购里面的商品,然后贩卖回来高价的销售,那赚的真是血了去了。
突然魏国公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不错这个主意真的叫一个优秀啊,此乃天赐良机。
他想到的是何不借着这个机会,把津门的生意给夺过来呢。
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这津门的生意全大明多少人都在看着呢,也就是在皇帝的手上,要不然早就被一群饿狼给抢光了。
他虽然是魏国公,但是也没自大到要去抢津门。
他要的是津门商品在南方的经营权,借着这件事把津门的在南方的生意给收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