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劲想了想,“大侠肯定不做坏事?”
“那是当然,大侠不会做任何有损形象的事。”
“那欠他一份人情也不算多大的事。”
“不算。”朋友连忙说,“像我,没碰到真正的大事,所以求不着大侠,高大哥这回惹到了嵩山派与骆家庄,天下闻名,正是大侠们喜欢的麻烦。”
“嗯,我要是求大侠帮忙,今后不还这个人情呢?”
“高大哥开玩笑的吧?”朋友吓了一跳,“大侠就像是……江湖中的旗帜,他只要放出一句话,说你背信弃义,从此你就是江湖败类,别说名门正派,就连鸡鸣狗盗之徒都不屑于跟你交往,到时……”
“哎,我当然是开玩笑,我高劲是那种人吗?”
“不是。”朋友松了口气。
大侠是罕见的,权衡之后,高劲决定向杨元帅求助,原因有两个:一是杨元帅侠名初起,据说对陌生的求助者更热情,二是杨元帅曾经在顾老将军手下当过军官,与高劲的家世有那么一点相似。
事情比高劲想象得还要顺利,杨元帅听他说完前因后果,接受了这位江湖青年的求助,没有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架势,也没有要求任何回报,只说了一句话,“这事交给我,你在我家里先住几天吧。”
杨元帅独自出门,高劲对此后的事情无缘目睹,只能跟普通人一样,从江湖传言中了解事态发展:杨元帅找到骆家剑客骆平英,表示愿意居中调解,遭到拒绝之后两人比武,骆平英输了一招,从此极少在江湖中出现;杨元帅亲赴骆家庄负荆请罪,甘愿为奴,唯一的愿望是弥补江湖间的分裂,让争斗就此结束。
杨元帅留在骆家庄,他的家人告诉高劲可以离开了,从今以后,嵩山派不会再找麻烦。
高劲迷迷糊糊,杨元帅跟朋友描述的大侠几乎一模一样,可他仍感到羞愧与不安,杨元帅哪怕暗示一下有关“情义”的事也好,可是没有,他们总共就见过一面,杨元帅替他出头就像是出去买一壶酒那么简单,付出的代价却是为奴三年,那是高劲无论如何做不到的事情。
高劲想要当面致谢,却没有办法进入骆家庄。
他的江湖热情就是这时消亡的,他将自己的身份与地址留下,返回京城,从此再不与江湖朋友来往,可羞愧与不安仍然挥之不去。
他终于明白,这就是亏欠他人的感觉,只有偿还这份“情义”之后,才能重新心安理得。
这一等就是十几年,杨元帅没有来要求回报,来的是一个陌生人,那是五年前的事,他说他叫秦夜明,是西域人,为顾氏后人效力,而顾氏继承杨元帅的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