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刘氏忍不住道:“不是说漳州瘟疫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这都快年底了,为何圣人还不让伯爷回来。”

赵老夫人安慰道:“骏儿是在办差事,回不回来也不是他说了算的。”

“要我说,年底风雪大,路不好走,倒不如多留一段时间,将差事办得漂漂亮亮。”

刘氏忙道:“是儿媳想岔了。”

“你也是担心他一个人在外头,过年也冷清。”

刘氏想了想,便道:“前几日我娘家大嫂过来,说圣人之道漳州这次糟了大难,如今瘟疫已过,有心派人再过去安抚。”

“不如我们也收拾一些年礼,托人一块儿送过去,伯爷若是能回来过年,送人也好,若是不能回来,正好能用上。”

赵老夫人满意的点头:“你看着办就是。”

说定了这事儿,刘氏又提起另一件事情来:“母亲,年前因为漳州一事,秋后的螃蟹宴,赏菊宴都没办,昨日兴国公府送了帖子过来,说要办赏梅宴。”

赵老夫人奇道:“梅花这时候就开了?”

“是呢,听说是请了最好的花匠,又弄了暖棚子养着,这才能在年前就开花。”刘氏道。

暖棚子养花的耗费,刘氏也是知道,要她是万万不舍得这么张扬浪费的。

赵老夫人便道:“既然送了帖子过来,那你就带着孩子们过去凑凑热闹。”

“母亲您不过去吗?兴国公家的老夫人,也总惦记着母亲。”

赵老夫人却只道:“你知道我最不喜欢热闹,人多了总觉得头疼,再者我不在,你们也好松快松快。”

“到时候你把小七也带上,趁着年幼还能进内院见见夫人小姐们。”

刘氏自然答应,又问:“那弟妹?”

赵老夫人笑道:“让她过来陪我说说话,她也不爱热闹。”

哪里是金氏不爱热闹,而是她年轻守寡,出门容易引来是非,再者讲究些的人家也不欢迎。

刘氏心中有数,笑道:“那可好,有弟妹陪着母亲,我带着孩子们出门也放心。”

赵老夫人又交待道:“衢儿几个也不小了,还是得慢慢相看起来。”

刘氏便道:“官人还说,至少等明年春闱之后再定亲。”

赵老夫人却说:“要我说不如早些定下来,这样你也能少操一点心。”

刘氏只说:“过年就能春闱,倒也不是等不得。”

原来赵云衢之前参加秋闱,虽然最后重病被抬了出来,卷子倒是答得不错。

不只是看在永昌伯府的面子上,亦或者是赵云衢有真材实料在,反正最后中了举,如今已经是举人老爷一枚。

赵老夫人见刘氏坚持,也就没有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