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估计不知道有摆渡车,一下游艇就直接撒丫子跑去他们最钟爱的树屋区了,所以在场大人们挤一挤,两辆车完全坐得下。
行李物品塞车后方的行李架,人坐前面,顺着木栈道缓缓前往阿树屋区。
一路过去,没来过的人觉得一双眼睛都看不过来。
这里太美了!既保留着小岛的原始面貌,又能找到一些方便现代生活的痕迹:譬如脚下的木栈道,再譬如北面小山丘上缓缓运转的风力发电机。
“咦,我怎么觉得那边也有建筑。”许纷纷指着一个方向问,“有路过去,那不是树屋区吗?”
“那是职工生活区。”徐随珠解释道,“像护林员、农场工人、安保队员都住在那里。那不是树屋,是和福聚岛生活区差不多的房子。只不过为了防潮,地基搭得高,看上去房子像建在树上。”
职工生活区再往里,就是树屋区了。
整个树屋区很大,分了好几片区,每一片区的造型都不一样。树屋分散而建,让人感到一种隐私受保护的安心感。
正片树屋区是一个弧度,围着岛心湖而建,从每间树屋的窗口都能看到岛心湖,只不过角度不同而已。
出于用火安全的考虑,厨房没有建在树屋区,而是设在湖心岛的另一头,可以步行、摆渡车,也可以划船到对岸。
来这里本就是度假的嘛,早上起来,不一定马上弄早饭吃,活动活动也挺好。
说是厨房,其实是一栋独立的足有六间屋面的二层洋楼。
一楼是中西式兼有的大厨房和餐厅,餐厅有两面墙是落地窗,开几扇窗,明亮又透气。二楼隔了六间标准式独立客房和一个很大的娱乐活动室,二楼楼顶还修了个阁楼,布置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儿童书房,阁楼窗口到时候安置一架望远镜,方便孩子们观察星空。总之,这栋屋子主要是防树屋漏雨或是住不下的时候给客人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