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页

第143章

有这么一件事情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倘若现在去琉州做刺史,风险和机遇是一样大的。

若谢岳去到琉州做刺史,能真的平定并治理好这一州之地,那么他日升迁回康都的锦绣坦途肉眼可见。

而风险则更明显,那就是琉州此时此刻是胡人与中原人杂居,胡人显而易见不会愿意就这么把琉州让给魏朝,他们必定会不断想办法拿回琉州。

琉州内的胡人也不会安分守己做个良民,他们也必定会不断起事来争他们的权利。

要治理好琉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自来富贵也都是险中求,这世上可没有低风险而高收益的好事。

谢岳想要更进一步,去琉州是目前能抓到手的机遇,而他若是想收成,那么继续留在玉州便是更好的选择。

谢岑儿突然想起来前两日母亲梁氏与二嫂周氏进宫时候说起过陈瑄要让建元公主留在康都的事情,她心思微微一动,含笑看向了陈瑄,道:“谢家忠于陛下,陛下想让大哥去哪里,大哥便去哪里,我更是没有什么舍得与不舍得的。只要能为陛下尽忠,哪怕是现在就要带兵去与北燕决战,也是要立刻提刀上阵的。”

陈瑄笑着看她,道:“可别把朕说得仿佛是个昏君一般,怎么可能在这时候就去与北燕决战?”顿了顿,他重新看向梁熙,又道,“如此,这件事情丞相便拟旨,暂时这么定下。”

梁熙多看了谢岑儿一眼,然后才应了下来。

陈瑄道:“如此算来,朝中今年变动颇大,得多注意一些各地的情形,不能因为这样变动,让各地有了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