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在本朝,乞巧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往水盆里放针,女郎们晌午便端出一盆水暴晒,等到水面浮了一层灰,张力更大之时,就可以往水面放针了,放针有两层比试方法,第一层是考验手法的轻柔细致程度,比的是心灵手巧,要求轻轻一捻,银针立马浮出水面!第二层比试的是针浮上来之后,针的影子美不美,如果针的倒影像云啊,花啊,鸟啊这些带着浪漫色彩的,那就得巧了!如果像个锤子,则反之。1

但今晚的娘子们却没有端一大盆水出来的,拿的都是针线这样小物件,因着一盆水无法携带,出来逛夜市的选择大抵是第二种乞巧方式——穿针引线。

如想“得巧”便要求用最快的速度穿过九个针眼儿。

今晚“乞巧处”比试的便是如此,沈熙薇的摊子距乞巧处近的很,此时还在乞巧环节,第一波买货的人流还未开始,沈熙薇便笑盈盈的买了包瓜子看热闹。

窈窕的女郎们先是清一色的排开,对月祝祷。

其中带着幂篱是贵女,露着脸面的是平民,沈熙薇因此为贵女们惋惜,且不说窈窕的身姿,精致的妆容不见月华,光是这三伏天蒙住全身体也够喝一壶的,真是热啊!

果不其然,有贵女从沈熙薇身边经过,一旁的丫鬟关切道:“郡主,可要折扇?”

“不了,这就要比巧了。”

沈熙薇听着声音耳熟,寻声望去,四目相对,果然是个老熟人——前几日央求沈熙薇带路找邸舍的那个俏婢子。

因着上次合作颇为愉快,是个双赢的局面,后来自家娘子对沈熙薇的印象也颇好,那婢女望着沈熙薇便露出个友善的笑来,沈熙薇也嫣然一笑对其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