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天资出众,打小学的又是诗书策论而非女红,眼界自非常人能相媲美。

加之她又比文煜帝多了两分的仁善与慈悲,她既肯下恤兵士,又肯耐心弯下腰来抚慰百姓,由是她早在十三岁那年,就已然名满京华,待她十五岁及笄之时,她在民间的声望之盛,甚至不亚于登基已有数年之久的陛下。

他们之前一直以为,这样的大长公主会一直留在扶离,入朝帮着陛下,与之共同维护好这一方盛世。

从前的扶离从未有女子上朝为官的例子,最多不过是准许将门之妇,随夫出征,他们满心以为元清能开创他们扶离史上的先例,哪成想她在二十三岁时,终究只身嫁去了那远在千里之外的乾京。

“哎……若是大长公主殿下还在,咱们扶离也不至沦落到今天这副模样。”一年过半百的老臣憋不住叠声喟叹,温老将军闻言凉飕飕地随口补上一刀:“那可未必。”

“当年那会你们几个在朝中的资历尚浅,许是不大清楚,大长公主殿下出嫁前,在民间的声名比之陛下尚且盛上三分——当时就有人偷偷动了歪心思,想要哄骗着殿下与圣上离心离德,由此分裂朝廷。”

“依殿下的聪慧,哪里能不知道他们打得是什么主意?当即便寻了个机会急流勇退,离国远嫁——要不然,你们以为她为什么放着天下那么多好儿郎不嫁,非要嫁给那乾平的帝王?”

“难不成,这天下就只剩他云璟帝一个出色男儿,能配得上我们扶离的金枝玉叶?”温晋垂眼轻嗤,面上多有不屑,“殿下又不是个整日只知耽溺于儿女情长的姑娘。”

那时的元清与温妘,都是这世间顶通透的女子,若单论其风骨学识,皆可堪为国之栋梁。

奈何扶离元氏世代单传,皇权飘摇、朝堂动荡,诸般境况,远非他国可比,是以纵然这二人再是惊才绝艳,亦终竟是被困锁在那一隅之地,无处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