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叶衡下令,派出三支千人队,作为前军,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为大军开路。
金人也学乖了,既然大规模的战斗可能会有逍遥派妖人出现,金兵就索性化整为零,分成小股部队,在茫茫秦岭上与宋军打游击。宋军丝毫占不到便宜。
既然前军开不出路,大军就无法前行。叶衡只好命令召集在京西南路的十二万大军分成十二个万人队,每日操练。却从不练习临阵格杀之术,大军只演练抛射和行军。
老将李显忠驻守的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则是另外一番光景。
金军在陕地吃了瘪,就想在两淮找回场子来。若能在两淮一战破开宋军防线,兵锋数日就能抵达长江,直接威胁宋廷。
所以金人以仆散揆为帅,率汴京路、山东西路、山东东路十三万之众,兵发两淮,连克几座县城,分兵两路,围了濠州府和寿州府。
金人每日都在濠州城下邀战,甚至叫了一帮伶人,演出各种辱灭宋朝皇室和将领的剧目,什么赵光义手刃兄长,吴阶害死曲端等等。
无论金人如何叫骂,李显忠就是严令众将不可出战。
金人试探性的攻打城池,各城都准备充足,城上滚木热油齐下,短时间难以攻克。
无奈之下,金人又抽调了更多部队,进军淮南东路。
俗话说,十七十八,人静月发。
四月十八晚上,天交亥时,万籁俱寂,月亮才刚刚在东方探出头。
淮南东路,距宋金边界不过四十里的涟水城悄悄打开了城门,一支精锐的部队趁着夜色,悄悄地出了城。
这支部队足有三万之众,绵延十来里,俱身着皂衣,人缠足,马衔枚,走起路来没有多大声响,所以大军出城,竟未惊醒城中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