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百姓都说,皇城根下的太阳都比别处亮堂了好几分。若是有外乡人对这一说法有什么质疑,汴京人就会一脸得色地说:“这是哪儿啊?皇城!帝京!天子的脚下!更何况,还有包大人呢!还有展护卫呢!”
不过,现在被交口称赞的包大人和展护卫都一脸的为难,而让他们为难的主子,同样是被百姓交口称赞的对象——当今的万岁爷。
公孙策依旧是不紧不慢地摇着自个儿的羽毛小扇,一双透着精明的眼睛不断打量着紧皱眉头的包大人和展护卫。
“先生有何高见?”包拯一张原本就黑的脸,现在堪与浓墨相比。
公孙策莞尔一笑,依旧是先拿了小扇遮了半边脸,躲在羽扇后吐出了半句话:“自然是——‘有朋自远方来’……”
秋天是个好季节,且不说什么丰收赏菊秋闱圈猎…今年的大宋朝在秋天就碰到了一件喜事。东海上的倭国遣使前来,希望大宋的圣上给新立的国王一个册封。
倭国自古以来便是中原之国的属国,在大唐时期,更是每一个倭王在新立前都要请唐皇册封的。后历经战乱,倭国又支持了不同的地方政权,以至于这册封的惯例竟是慢慢断了。
五十年前,倭王曾遣使朝觐过北汉。因而宋太祖荣登大宝之后,对此事颇有点儿被削掉面子的感觉。顺理成章的,倭国安分地待在自个儿的巴掌大的小岛上,再也不敢提什么册封朝拜之事了。
于是,天圣九年的倭使来朝,便是这立朝以来的头一遭了。
朝堂之上,意气风发的小皇帝温和地笑着:“倭使来朝,也算得上是一件弘扬我大宋天威的幸事。”随后将和蔼的目光投射到包拯身上,炯炯有神,“包卿家!朕酌令你以监察御史兼领礼部侍郎一职,接待倭国来使,可居其于……呃,都亭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