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熊午良得出结论——
预计在明年发动的‘第四次北伐’可以实施、楚国仍然有余力发动一**规模的攻势——但是,却不能像第三次北伐那样,为求‘稳健’而长久地对峙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放眼整个中原地区,也没有哪个国家还有国力能和楚国对峙了!
……
不消多时,门外传来一声通禀:“昌海君温蚺奉诏觐见!”
熊午良:“直接进来。”
温蚺小步急趋,走进熊午良的书房之中……这老杀才看起来温顺听话,和那些海外夷人眼中的凶恶魔王形象有着天壤之别。
还不等熊午良说话,便见温蚺拜倒在地:“臣有罪!”
熊午良:?
屈原:?
“老温啊,你为寡人远征海外,先后两次率领大楚无敌舰队远征南洋,有大功于国,何罪之有啊?”熊午良懵了。
温蚺硬着头皮道:“臣回到郢都之后,从府上的亲眷口中,听到了一些故事……”
熊午良仍然一头雾水。
温蚺:“臣教子无方啊……”
一旁的屈原也一脸懵:“难道是昌海君的公子仗着你的功勋,横行霸道?不应该啊……若是如此,老夫早该听到与之有关的风声了。”
自从屈原执‘令尹’大印,开府理政之后,这老东西在贵族们心中的形象就是‘又臭又硬’。
其实屈原一直都是个直脾气。
如若不然,这厮在真实历史上也不至于混到连连被贬、最后悲愤投江的凄惨境地。
总得来说,屈原在开府执政之后,表现得近乎不近人情——尤其是这厮在楚国推动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法,新法出台之后,哪怕是贵族子弟犯在他的手里,屈原也没有半点儿手软。
就连屈氏的后辈子弟,因为胆大妄为触犯新法而被惩处的,就不在少数——光是杀头的就有四个了。
再加上青羽卫的情报支持,屈原这个老杀才更是如虎添翼,把国内大大小小的贵族整治得服服帖帖。
虽说青羽卫是只归楚王直接管辖,各地官员、贵族们枉法的证据都只交到熊午良手中——但是熊午良对于这类消息都是同样的回答:‘已阅,给令尹送去吧。’
若是温府的公子们行为不端,那么青羽卫肯定会知道。
青羽卫会知道,那么屈原最终就一定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