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乃令蒋钦从他手中接过传国玉玺,下令赵云封存府库,张纮收扬州图籍。
手握传国玉玺,孙策感慨良多。从当年父亲身死,袁术便拘吴夫人索走玉玺,到如今自己再从袁耀这里夺回玉玺。辗转多年,天命终于回归到孙氏手中!
而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征战,孙策终于是尽有扬州一州之地!
天下十三州,孙策也算是彻底占稳了一州。成为了天下最强诸侯之列。
这个时间大概要比曹操晚两三年,但没办法,扬州实在是太大了。
别看孙策目前只拥有一州之地,但面积却是整个淮河以南!
如果说长江以南是割据一隅,那淮河以南,绝对算得上是中分天下了!
而且扬州不仅面积广阔,战乱之前人口也是高达一百零二万户,四百三十三万人。是仅次于益州的天下第二大州。
如今孙策尽有淮南之地,只要稍加休养生息,必可与曹操、袁绍争雄于天下。
况且孙策不仅有扬州,还有徐州的广陵大部分郡县,麾下兵精粮足。
兵精粮足,绝不是虚言,攻灭吕布、袁术之后,庐江、九江境内的袁军余部和山贼匪寇都纷纷解甲归附。
孙策一朝便得众十万余人,其中仅袁术、吕布的降军就有三万余人。
从吕布军中俘获的战马,加上寿春城内的袁术苑厩,以及袁军最后的千余胡骑所献战马,孙策仅在淮南便得战马四千余匹!
如今孙策全军战马共计七千余匹,能组建玄甲骑兵五千余人!
而淮南困乏,孙策一边下令打开六安粮仓,全力赈济百姓,一边从归附军中挑选精锐万人,以壮军势。
余众十万余人,孙策效仿曹操,尽迁之往芍陂,进行屯田。大兴水利,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等以溉稻田,百姓悦之。
除此之外,孙策还不惜代价,从江东运往淮南三百余万石粮食,以平粮价。
又免庐江、九江两郡两年赋税,一时之间,淮南恩化大行,百姓归心,流民自陈、沛、彭、汝等地越山海而归者数以万计。
在孙策用接近五百万石粮食的全力赈济下,淮南虽然大旱,但并未出现饿殍遍野的情况,甚至就连寿春城的元气也有所恢复。当初三万户人家最惨烈时,死伤到了只剩万余户,如今官府在寿春城设米仓卖粮,吸引大量豪右而来,又安置了大量难民、山贼,使得寿春城人口再度恢复了十万之众。
而后孙策又招揽英杰,礼聘贤士,袁术麾下大将张勋、刘勋、桥蕤、孙香、雷薄等皆投入孙策军中效力。
谋臣袁涣、周尚、杨弘、阎象等纷纷归附孙策,而隐士刘馥、华歆、张范等亦纷纷接受孙策征辟,出仕江东。
淮南稍稳之后,孙策对俘虏的吕布、袁耀等人的处理终于做出决断。
将吕布、袁耀及其亲族并同恶元罪五十余人尽皆处死。而袁术则剖棺戳尸,传首京师!
孙策自然不能将这些人送到京师去,那样重的是朝廷威名,而非孙策之声威。就像袁绍击杀公孙瓒,也只是将其首级送往了朝廷。
随着袁术、吕布被戮,天下群雄中,孙策算是第一个扫清强敌的诸侯。
此时曹操在淮河以北、黄河以南还有徐州未平。
袁绍在黄河以北,还有强敌公孙瓒据守一方。
只有孙策已然荡清江淮,外无强敌,内无大患。
当然,孙策还有个强敌刘表,不过刘表如今已经陷入自顾不暇之中,长沙太守张羡及桂阳、零陵三郡掀起叛乱,荆州狼烟四起。
而刘表大败两场,元气大伤。如今连派兵平叛的余力都没有,更别提争雄天下。
要不是孙策刚刚北伐结束,江东又在全力赈灾,府库空虚,士卒疲惫,他现在就兴兵而攻入荆襄了。
总之,如今形势,孙策是成功实现了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