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周瑜的国家有必兴之理
曹操去年冬自泰山道出兵,绝地进兵近千里,掩其不意,一举击溃了刘备,从而一战定鼎了中原局势。
中间虽然士卒冻绥于路者近万人,但经过近半年的休整,拥有了整个中原的曹操很快就军势复振,于秋收之后兵强马壮之际,突然攻击了刘表拥有的半壁南阳。
刘表麾下并非没有良将,刘表大将文聘就受刘表之命镇守汉川,命侄子刘虎守新野,这本是一个很稳妥的部署。
但刘表一介文人不知兵,又重用儒士,乃以荆州别驾刘阖督南阳军政事。
别驾也就是别驾从事,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而得名。地位之高,周流宣化于万里,其任居刺史之半。
有别驾从事刘阖在南阳,刘虎、文聘自然被迫处处都受制于这位文士。
若这位别驾从事是虞翻、陈群这般的能臣也就罢了,能够看清战局大略,又忠壮过人,可善版州之军政。
可偏偏刘阖并非什么能臣,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兴平元年(194年)趁刘焉病笃,刘璋掌权益州之际,策反了甘宁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
结果被刘璋麾下征东中郎将赵韪击败,此后赵韪就一直屯兵于朐县,与荆州交战。
要一直到建安五年,赵韪发起叛乱,反对刘璋,才重金贿赂荆州,与荆州求和。
可以说如今建安三年,官渡之战暴发的前一年,荆州正处于内忧外患,四面受敌的被动局势。
刘表历史上能够坐稳荆州,运气要占极大的比例。恰好是北方的曹操、东方的孙家都出现了变故,没有人引兵进入荆州,他才能得以趁机缓缓平定荆州的四处之难。
可如今袁术提前被灭,曹操、孙策都巩固好了自己的势力,同时西向取荆州。
刘表形势可谓危如累卵,非当世奇才不能挽大厦之将倾。
可偏偏刘表予以重任的别驾从事刘阖在军事上没什么显著才能,他连赵韪都无法击败。
面对善用兵,变化无方的曹操,更是难以应对。
曹操以其谲胜之力,举四万之师而出宛城,打的刘阖晕头转向,新野一战而折损四千余士卒,又在筑阳被于禁焚其战船,这使得汉川之上,荆州水师无法来去自如,甚至有被曹军阻隔在汉川南北的风险。
刘阖为之大骇,仓皇下令全郡退往樊城,依托襄阳守军,对抗曹操。
刘阖更是惊骇的惶惶不安,评曰: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再世,实难力敌也。
到孙策今日召集群臣议事之时,曹军已经围困了樊城,对襄樊防线发起了猛攻。
听闻孙策欲起兵进攻江夏,周瑜率先开口,说道:“刘表内外忧困,以刘阖之辈守南阳,统帅区区数千之众,必然挡不住曹操督数万之众亲自讨伐。南阳既破,荆州动荡,正是取江夏之良机。瑜以为,值此之时,可大张旗鼓,数路进军,便长驱直入。无需兴师动众,亦能攻取江表。”
闻言,孙策露出了笑意,为何自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就是因为这些绝世之良将,往往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孙策问道:“卿打算如何部署?”
周瑜雄姿英发,说道:“黄祖今已年老,昏耄已甚。又值此前大败,荆州板荡,烽烟四起,财谷并乏。”
“其无心于雄杰一方,反而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以致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
“其上下离心,值此荆州板荡之际,我等只要大张旗鼓,江夏士吏必然惊骇震怖。而某愿率四千精兵,长驱直入,直趋安陆。安陆既破,则江夏余县,可不战而定,纷纷望风归降。”
安陆即赫赫有名的云梦城所在之地,这里地处于江夏腹地,是如今的江夏郡治。
沙羡等江南三县被太史慈、赵云夺取之后,黄祖就不敢待在之前的江夏治所西陵了。
那里跟江东所控制的江南之地,只有一江之隔。
孙策要是突然发兵,黄祖连反应都来不及,就会被跨越长江的江东大军围困在西陵城中。
所以黄祖将治所向西迁到了安陆,这里地处三台湖附近,周围尽是沼泽淤地,要一直到安陆以北才有大片平坦的旱地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