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眉头微蹙,对身旁的赵云问道:“子龙如何看待?”
赵云义愤填膺,说道:“将军对二公子予以如此重任,二公子却侵吞公帑,中饱私囊,完全是不堪重用!”
孙策拧着眉头:“但他总归是将船队顺利带回来了。”
赵云忠烈慷慨,说道:“有功当赏,有罪当罚!”
孙策问道:“他现在在做何事?”
赵云回道:“据绣衣卫回禀,二公子正在市舶司调集部曲,搬运货物,采购新船。”
“采购新船?”孙策讶异。
赵云乃解释道:“有些豪强对幽州往来失去兴趣,正在出售船只,二公子正在大肆鲸吞。似要赶在明春之前,再组建一支船队北上。”
孙策是真的惊诧了,问道:“他能独自组织起一支船队?”
赵云点头,说道:“二公子颇得豪杰投奔,此次北出幽州,当地不少豪杰游侠,皆以为二公子有雄奇之才,贵不可言,纷纷归附。二公子招揽俊杰,延聘豪雄,部下有宾客数百人!”
“又有幽州豪士柳浦委身追随,将宾客百余人归二公子指令,自为二公子募亲客健儿。”
孙策算了算,仅赵云所言,他孙权麾下也有接近五百宾客、部曲了!
没想到他这去一趟幽州,居然给自己纳出来一个班底。
孙策问道:“除了柳浦,还有何人为仲谋奔走效劳?”
“二公子麾下臂膀还有胡综、卜静、吾粲等数人。其中胡综常伴二公子读书,又掌二公子亲随。吾粲是君侯封邑之豪杰,出身于乌程,被二公子所赏识。卜静出身吴县,与陆逊齐名,被二公子所礼遇。”
孙策不禁为之赞叹,孙权这班底是有文有武,非常之齐全了啊。已经堪比孙策当初创军建业之时。
当初孙策在寿春,规模也就这样了啊。除了孙河、吕范追随左右,他招合士大夫,为江表士人豪杰所亲,出兵之际,在袁术所给一千军兵之外,也就是数百宾客相随。
<div class="contentadv"> 而且当初孙策领军作战,也就是孙权如今这个年纪而已。
要不是孙权的统兵作战能力实在是拉跨,孙策还真的格外关注一眼。
想了想,孙策说道:“既然他隐匿钱财是为了组织船队再次北上,就暂且放过他一次。夫亲亲恩义,古今之常。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况我孙氏诸人,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亦添其荣乎?”
赵云问道:“将军,二公子有此势力,或为隐患。”
孙策笑了笑,说道:“无妨,兄弟何必闫于墙内,骨肉相残?若仲谋一直有志于海外,孤不惮于其组建势力。”
孙策也没有要残虐外邦、殖民蛮夷的打算,这么残忍的事情既不符合诸夏的正义理念,也不符合中原的价值伦理。
在中原士人的道德观念中,明明是传播王化、教化蛮夷啊。
孙策就打算派孙权带着他的班底到一处番邦,建设社稷,开邦建国,把中原先进的文明、发达的技术带过去,然后定期向中原朝贡、通商互市。
只要这些藩王别在中原内卷,他们在外面想怎么开疆拓土,孙策都不干预。
反正都是传播中原文化,建设诸夏的文明体系。
孙策非常赞赏一句话,宗族在皇权的控制下,如果皇权稳固,他们皇权的支撑者。如果皇权式微,他们便力图匡复。如果皇权已经瓦解,回天乏术之时。他们就会理所当然的成为新的皇权角逐者。
汉末三国就经典的展示了这一幕,皇权瓦解之时,刘焉、刘表、刘备、刘繇都是成为了一方藩镇,最终开始角逐至高无上之位。
刘备只是才能稍差了一些,所以没有争过曹操。如果他有刘秀之才,屡战屡胜,他就是理所当然的皇权继承者。
所以孙策对宗室的限制并不严苛。
孙权如果组建了五百多人的班底是为了开拓海外,经商互市,那孙策就姑且容之。